首頁>搜索
廣州成為年內第一個放寬購房條件的一線城市。
廣州作為率先調整限購區域降低社保年限的一線城市,釋放了積極信號。
洗澡有淋浴凳支撐,日常起居有輔具助力,在家門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飯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適老化改造為抓手,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打造老年宜居環境,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邁出積極步伐。
9月11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消息,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
1-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796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127885億元,同比增長12.9%;非稅收入23911億元,同比下降3.6%。
1-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796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127885億元,同比增長12.9%;非稅收入23911億元,同比下降3.6%。
本輪樓市調控中表現頗為積極的一線城市廣州,再次領銜推出了新的利好新政。
9月11日,從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獲悉,濟南市對當前房地産調控政策措施進行調整:取消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區域購房限制;同時,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産權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
從“認房又認貸”到“認房不認貸”,一字之別的背後,是13年來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也是政策層面適時調整優化的結果。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10天時間裏,至少有24個城市全面執行了“認房不認貸”的政策。那麼,政策落地執行,市場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新聞1+1》連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共同關注:“認房不認貸”落地,效果如何?
首付20%即可購房,臨交付再辦貸款,西安一樓盤推出“未交付,不還貸”——
一線城市已全部落實首套“認房不認貸”政策。
9月1日,距離廣州、深圳官宣“認房不認貸”僅過去兩天,北京、上海也在同日宣佈執行這一政策措施。至此,四大一線城市全部加入“認房不認貸”行列。業內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全國房地産市場的底部或已確立。
8月29日,廣州市發佈《關於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通知明確,廣州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調整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北京8月31日訊 今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對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進行了解讀。
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經歷了“支援鼓勵”到“指導”,終於來到了箭在弦上的準備實施狀態。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24日在北京舉行的建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透露,該行近期新受理的房貸提前還款需求總體趨於穩定,較峰值月份“下降不少”,未來將持續支援居民剛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8月24日,中國建設銀行舉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就提前還貸、存量房貸利率等多個住房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22日從北京市財政局獲悉,隨著全市總體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帶動全市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今年1月至7月,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3981.2億元,增長13.1%,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8月21日,財政部網站發佈2023年7月財政收支情況。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