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佈《中指快評》。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先生在8月1日下午的“中指市場形勢及企業研究成果分享會”中,對全國土地市場和二批次集中供地進行總結。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而從5月的土地市場來看,重點城市迎來集中供地,廣州、蘇州首輪集中土拍收官,廈門、福州及北京開啟第二輪集中土拍。因此,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環比上升,但同比不及去年同期,整體溢價率走低,流拍不斷出現。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
北京第二批17宗集中供地共吸引了約30家房企參與。和首批供地參拍的房企主體相同,仍以央企和國企為主。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佈《4月新房市場月報》。報告指出, 政策層面延續年初放鬆趨勢,且手段增加、綜合調控持續發力,尤其信貸政策方面放鬆力度逐漸加大;土地方面延續一季度偏冷態勢,僅一線城市保持供應量增長;新房市場降幅進一步加深,未來隨著利好政策逐漸落地,或將穩定市場成交量。
為盤整市場、支援優質房企收並購企業,多家銀行紛紛向地産“開閘放水”,華潤置地、大悅城、碧桂園、美的置業等多家房企獲得超百億元並購貸銀行額度。
為盤整市場、支援優質房企收並購企業,多家銀行紛紛向地産“開閘放水”,華潤置地、大悅城、碧桂園、美的置業等多家房企獲得超百億元並購貸銀行額度。但數據顯示,房地産政策端的利好尚未給市場帶來明顯信心恢復。
3月24日,南京市規劃資源局發佈了2022年南京第一批集中供地名單,公告中推出20幅地塊,用地總面積68.58公頃,起拍總價267.23億元。該批地塊將於4月6日至13日報名,4月15日網上公開競價出讓。
機構統計顯示,1-2月,全國300城各類用地成交2460.71億元,同比下降超過六成;百強房企拿地額同比降幅也超過六成。
2月17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開年,全國土地市場在集中供地暫緩、疫情反覆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迎來了低開走勢。
2月17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開年,全國土地市場在集中供地暫緩、疫情反覆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迎來了低開走勢。
2022年首輪拍地即將拉開大幕。截至2月15日下午3點,北京首批18宗地塊報名結束,共有50余家房企主體參與報名,以央企和國企為主。
1月1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預計2022年的土地市場整體熱度會延續2021年末低位運作的趨勢。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會適度放鬆部分調控,但整體房地産政策面偏緊仍是大勢所趨,2022年開發商拿地態度將會更加謹慎。
2021年是全國22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兩集中”(集中公告、集中供應)新政落地的第一年。這一年裏,全國土地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首輪土拍“熱度高漲”,發展到第二、第三輪集中供地市場的“由熱轉冷”。尤其是受房企融資難度加大和樓市下行影響,下半年,國企托底、流拍、提前中止出讓成為土拍市場的幾大關鍵詞。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規模實現同比下滑,其中,一線城市供求狀況均顯示同比走高,而二三四線城市的供求狀況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整體成交規模顯著走低,市場分化明顯。而一線城市的土地出讓金佔比,連續兩年實現攀升。
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100個城市賣地金額為4.79萬億元,前100企業拿地總額2.54萬億元,同比雙雙下降。
12月15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稱,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金額同比降幅均收窄。
11月25日,江蘇省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南京市合計推出46宗地塊,成交45宗,1宗流拍,成交總價325.31億元。
11月25日,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在此次集中土拍中,35宗地塊底價成交,1宗地塊流拍,另有5宗地塊因報價“觸頂”轉入搖號環節,總成交價約325億元。
在經歷8月初的集體延期後,11月初,22個重點城市的第二輪集中供地多數已落下帷幕,與第一輪的火熱截然相反,第二輪集中供地慘澹收場。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