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供應端穩健輸出,土拍溢價率創新高
2月14日,中國土地市場網公佈陜西省西安市2023年度首批住宅地塊出讓清單,共計73宗地塊,宗地總面積約327.676萬平方米,該批次地塊最晚擬供應時間為5月14日。
2月10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2023年部分擬供商品住宅用地項目清單(第一批)。
最近,集中供地政策的一大變化引發市場關注。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中,並未對住宅用地出讓次數作出要求。
最近,集中供地政策的一大變化引發市場關注。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中,並未對住宅用地出讓次數作出要求。
近日,自然資源部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舉是否意味著自2021年開始實施的集中供地制度將被取消?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通知》的發佈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地適應當下房地産市場環境,進一步助力市場平穩發展。
在房地産調控整體寬鬆的氛圍下,土地市場也出現了變動的信號。
2月7日,在房地産調控整體寬鬆的氛圍下,土地市場也出現了變動的信號。
在房地産調控整體寬鬆的氛圍下,土地市場也出現了變動的信號。
在房地産調控整體寬鬆的氛圍下,土地市場也出現了變動的信號。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該文件未在官網公開,落款時間顯示為2022年12月8日。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該文件未在官網公開,落款時間顯示為2022年12月8日。
北京2月3日,日前,一份《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截圖在網路流傳。自然資源部3日向中新社證實,該文件是自然資源部印發的,對地方住宅用地供應工作進行指導的文件。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
自然資源部3日向國是直通車證實,該文件是自然資源部印發的,對地方住宅用地供應工作進行的指導文件。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發揮充分公開披露資訊對於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的積極作用。
宏觀環境:政策端拐點已至,行業緩慢曲折修復
自今年9月開始,北京産權交易所便格外熱鬧,多個地産項目集中掛牌,或轉讓股權、或增資擴股。通過梳理髮現,掛牌房企主要以國央企為主。
11月29日,北京2022年第四批集中供地現場競拍如期舉行。本批次共出讓6宗住宅用地,其中朝陽區3宗,門頭溝1宗,石景山1宗,通州1宗,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4.86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31.93萬平方米。
自2021年22城土地集中出讓以來,房地産的土拍熱度一再走低,不僅僅是集中供地的22城,全國土拍熱度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由於部分房企在短期內顯示出流動性困難,城投公司一度成為土地市場的主力軍。但近期數據顯示,平臺公司在土地市場“托底”的意願也有所下調。
自2021年“兩集中”供地政策出臺,供地拍地模式自此發生明顯改變,由以往的零散供應變成集中的“放量供地”,房企拿地節奏也面臨重新調整,同時,土地市場與房地産投資、買賣等多方面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續,拿地主角的悄然生變備受市場關注。
10月,政策鬆綁力度繼續加大,在十一前夕,中央端接連釋放三條重磅利好,允許房價承壓城市階段性放寬貸款利率下限,換房退個稅以及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組合拳出擊,對提振市場信心意義重大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