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日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本報今起推出“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系列報道,採訪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對會議精神進行分析解讀。
“現在是買房的好時候嗎?”近期,房地産市場仍處於調整變化之中,也加深了不少買房人觀望猶豫的心態。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3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個數略增,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漲跌互現。
11月2日,昆明市宣佈廢止2017年、2018年出臺的相關房地産政策,意味著又一特大城市取消商品房限售限購政策。今年9月以來,國內已有10多個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優化商品房限購。
11月14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關於優化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家庭的住房套數認定、最低首付款比例等政策進行優化調整。
近來,隨著相關政策相繼落地,房地産市場預期企穩回升。同時,多個重點城市啟動新一輪土拍,房企拍地熱度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土地市場小幅回暖,但整體來看,市場仍處於低溫運作態勢,且存在明顯分化。
未來,廣州城中村改造的補償方式或發生重要變化。日前,廣州市審議通過《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2021-2035年)》,提出“優化成本核算與徵拆標準,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拓寬城中村改造資金支援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難題,提升改造效率”。 至此,廣州成為了首提“房票安置”的一線城市。
伴隨著各上市房企接連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前10個月的銷售排行榜也隨之出爐。備受關注的頭部房企間,出現了一些排名的位移與發展的分化。
11月1日報道,從“問世”,到“隱退”,再到“重出江湖”,在各地為提振樓市各出新招的背景下,曾流行于棚改高峰期的房票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
多渠道籌措資金,分類推進實施改造,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鍵”
在四大一線城市全部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近兩月後,市場一直期待著會不會有更進一步的房地産放鬆政策。其中,對限購政策的調整預期更是愈發走強。
近日,廣州市海珠區瀝滘舊村改造項目7個地塊同時舉行開工啟動儀式,標誌著這個廣州市中心四區體量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進入了新的階段,海珠新城未來藍圖的兌現進度加快。
換手機、換汽車,不少人可能已經習慣通過平臺以舊換新的操作。但如果是換房,也有途徑實現“買新賣舊一條龍”嗎?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今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産市場基本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銷售面積還是金額,累計增速下降的速率都在放緩。那麼,如何看待近期的行業數據?在樓市優化政策持續發酵之下,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房地産行業能否築底回穩?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9月以來,房地産行業的各項支援政策在全國範圍內相繼落地,讓人們對政策效果的釋放情況充滿期待。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3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進入傳統的金九月,雖然全國層面的市場還未整體復蘇,但部分城市和區域的市場已經有觸底反彈跡象。其中,一線城市復蘇態勢初顯,北京、上海表現突出,新房、二手房價格漲幅雙雙領跑70城。
今年1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今年2月,河南省提出,以鄭州、開封為試點,積極探索預售制度改革和現房銷售。此後,湖南省、山西省也開始探索現房銷售試點。9月,雄安新區宣佈取消商品住房預售,實行現房銷售,實現“所見即所得、交房即交證”。
9月份中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延續調整態勢,但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止跌企穩勢頭。
近期,隨著多地出臺“認房不認貸”、統一最低首付比例、調整房貸利率下限、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房地産利好政策,南京、濟南、福州、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取消限購,廣州調整限購實施區域範圍,上海降低臨港新片區人才購房門檻等,房地産調控政策鬆綁進入更為全面的階段。
近期,隨著多地出臺“認房不認貸”、統一最低首付比例、調整房貸利率下限、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房地産利好政策,南京、濟南、福州、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取消限購,廣州調整限購實施區域範圍,上海降低臨港新片區人才購房門檻等,房地産調控政策鬆綁進入更為全面的階段。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