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據深圳市住房與建設局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共有57個地産項目取得批售,合計供應新房26228套,同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3.2%,環比2021年下半年下降59.2%。其中,新房住宅供應17353套,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長24.6%,環比2021年下半年下降63.4%。
上半年,房地産市場經歷了太多“週期之外”的波折,令原本就處於下行趨勢的市場更加迷霧籠罩。尤其受疫情反覆影響,使得本就低迷的房地産市場“雪上加霜”。4~5月各地密集鬆綁政策穩定樓市,使得市場整體供求開始有了復蘇徵兆。
貝殼租房業務的發展順應時代趨勢和市場需求,是積極響應國家租購並舉戰略方針、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也是貝殼找房實現“讓家更美好”目標的核心路徑之一。在為行業提供頗多有益的實踐與探索時,貝殼租房也可以為市場打造多元化的租住供給側解決方案,推動租房市場朝著更規範的方向發展。
6月30日,貝殼研究院發佈2022全國百城租賃市場半年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百城租賃成交量環比下跌8.4%,同比基本持平;在租金方面,全國百城租金水準為34.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5.0%,同比下跌4.8%。
隨著樓市政策鬆綁效益的加速顯現,6月各地樓市進入加速恢復階段,其中部分強二線城市復蘇效果強于其他城市。
繼五月多城樓市新政的密集出臺,房地産又迎來了救市新對策——“房票”。與限購、限貸、限售等限制性政策鬆綁不同的是,“房票”垂直定向於棚改居民。
租房成為剛剛畢業的年輕人解決住的問題的一種普遍選擇,但要讓租房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還有一段路要走,租金壓力、租房陷阱、關係衝突、生活品質……對於畢業生而言,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不僅有現時的壓力,還有對於未來的隱憂。貝殼研究院調查顯示,這屆畢業生受訪者有近半(49.81%)不接受長期租房生活,其中一線城市因為房價較高、購房資格等現實限制,對待“長期租房生活”這一問題的答案不確定性更大。
畢業生的心理天平,一端是剛畢業囊中有限的租金預算,一端是構建美好生活需要的更優質的房屋品質、更便捷的區位和通勤、更好的家電配套……在我們的調查中,面對現實壓力,畢業生們不得不放棄對面積、戶型和朝向等房屋品質的追求,在一線城市打拼的畢業生更是選擇“增加通勤時長住的更遠”來應對,這讓租住生活品質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走出校園,租住生活中新的人際關係和新的居住空間構成了新生活的“附近”,直接決定了租住生活的幸福度,但對於很多畢業生而言,這也成為了租住生活的痛點問題來源。
經濟壓力這道難題,畢業生還可以在家庭、社會的支援下得以解決,而租房中各種套路、各種坑的識破與規避,多數時候需要這群“社會新鮮人”自己去面對,這對於社會經驗不足的畢業生們而言更讓人頭疼。
對於大多數走出校園、走進城市的大學生們而言,租房是解決住的問題的主要方法,但還沒掙錢就得花錢,在租金和居住條件之間,是畢業生們小心在維護的“講究”與“將就”的生活平衡法。
展望未來市場走勢,報告指出,預計下半年全國二手房市場呈現逐月修復態勢,成交量同比降幅不斷收窄。
今年5月以來,安徽合肥多次優化調整樓市政策。6月27日,合肥市房地産業協會微信公眾號發佈資訊,合肥樓市限購政策再次調整,放寬企業及外地人購房限制。
近期多個城市的樓市政策調整,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多地樓市成交出現好轉。
各大省會城市的樓市調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調控效果又如何?
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場低位修復,市場量價及預期均有改善,5月和6月份中國50城二手房成交量連續環比增長。
6月27日,貝殼研究院發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全國50城二手房市場報告(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50城二手房市場低位修復,市場量價及預期均有改善;“強二線”城市復蘇效果明顯強于其他城市。
六月以來,多地土地和住房的成交均呈現弱復蘇態勢。
22日晚,穆迪將一直表現較好的碧桂園的評級進行調整。
隨著“三道紅線”監管政策的常態化,房企內部降杠桿持續推進,疊加外部融資環境收縮、企業規模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房企流動資金緊張、信用危機頻現,因此保持良好的現金流成為行業發展共識。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