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5.2%,經濟回升向好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支援。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逆週期調節力度不斷加大,發力促消費、穩投資,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的支援,為經濟回升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上海總部13日發佈2023年8月份上海貨幣信貸運作情況。8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0.31萬億元,同比增長8.9%;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8.86萬億元,同比增長5.5%。
央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上半年,長三角地區人民幣貸款增加5.39萬億元,同比多增9436億元。
2023年行至年中,房地産市場復蘇腳步放緩。許多人關心,上半年“先揚後抑”的波動式復蘇之後,樓市會走向何方,是“逆風翻盤”,還是繼續向下?
4月末,長三角地區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60.8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人民幣貸款餘額5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與上月末持平;外幣貸款餘額1673億美元,同比下降17.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
近期,央行發佈的4月份金融數據,引發一定爭論,在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超預期增長背景下,4月份為何出現了明顯的信貸收縮?居民的存款到哪去了?
據央行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舉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羅延楓主持新聞發佈會。以下為文字實錄。
2023年一季度上海貨幣信貸運作情況今日公佈。
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15億元,同比多增26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減少17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15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6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3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58億元。
預約時間長、轉貸陷阱重重……近期,住房貸款提前還款難的話題引發關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日前召開會議,要求商業銀行改進提升服務品質,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同時加大檢查處罰力度,加強違規轉貸風險警示。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在穩健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宏觀經濟整體向好、市場信心和預期加快恢復等因素帶動下,多項數據創下新高,總量與結構均出現好轉,信貸迎來“開門紅”。
12月26日,央行上海總部發佈2022年11月長三角地區貨幣信貸運作情況。
住戶存款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戶部門支配的存款。住戶存款在區域分佈上有何特點?近日,各地統計部門陸續公佈各城市2021年末住戶存款餘額。數據顯示,中國已有14個城市住戶存款餘額超1萬億元。
11月16日,央行發佈2022年10月份上海貨幣信貸運作情況。
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佈2022年8月份上海貨幣信貸運作情況。
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8231億元。住戶貸款減少2170億元,同比少增7453億元。其中,住房貸款減少605億元,同比少增4022億元;不含住房貸款的消費貸款減少1044億元,同比少增1861億元;經營貸款減少521億元,同比少增1569億元。
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49.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3.6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9.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4%。當月凈投放現金485億元。
近期多部門相繼釋放積極信號——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有基礎。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房地産市場出現下行態勢。今年以來,各方共同努力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樓市呈現企穩復蘇態勢,目前市場分化趨勢明顯。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房地産市場出現下行態勢。今年以來,各方共同努力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樓市呈現企穩復蘇態勢,目前市場分化趨勢明顯。
今年以來,各方共同努力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樓市呈現企穩復蘇態勢,目前市場分化趨勢明顯。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