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中國網地産推出全新欄目-《ESG·領先觀察》,持續聚焦企業在不同維度勇擔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的生動實踐,同時分享企業在ESG方面的成功經驗。欄目將涉及最新政策法規、企業評級標準、風險識別等各個方面。
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複雜工程和長期任務。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正全面展開,這既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提供了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即日起,人民網推出“‘雙碳’新機遇 行業新格局”系列報道,探究行業在踐行減排降碳過程中的新挑戰、新機遇、新成效,觀察行業“雙碳”目標現狀、前景及路線圖。
5月30日,首開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對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産權房屋的情況,對符合條件、標準的合規企業,2022年減免6個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租金。承租方2022年內實際租期不滿一年的,根據實際租期按比例享受減免。租賃合同已涉及免租期等特殊情形的,由租賃雙方協商約定。具體安排須遵守發改財金〔2022〕271號文件精神及房屋所在地租金減免政策。
企業參與社區治理的切入點很多,要建立“微利可持續”模式,提升專業化、智慧化、精細化等。
中國網地産專訪韶關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會長吳宇勳,深刻解讀新時期物業行業發展趨勢與政策法規的突破。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傾心服務企業,保障經濟發展,激發黨員幹部幹勁,真心為企業排憂解難。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主任李曉龍今日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411個城市共實施2.3萬個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達5.3萬億元。城市更新不僅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2月15日,浙江省衢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佈《關於調整優化住房公積金相關政策的通知》,按照新政,衢州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調整為家庭最高80萬元,個人最高50萬元。
上海再次設立超百億城市更新基金,以推動城市更新項目的發展,萬科、招商蛇口等五大房企紛紛入局。2021年在去杠桿、降負債的潮流下、疊加政策支援,城市更新發展步伐加快,房企紛紛加大在城市更新領域的佈局。
新一輪超大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超大城市,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逐步成長為我國經濟增長、對外開放和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撐,但也出現交通擁堵、房價高企、産業結構不合理等“大城市病”,城市空間迫切需要重構和煥新。
12月16日,銀保監會發佈關於《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佈通知,決定在全國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成都位列其中。第一批試點自2021年11月開始,為期2年。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佈通知,決定在全國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成都位列其中。
11月2日,江蘇省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南京市“十四五”城鎮住房發展規劃》的通知(簡稱《通知》)。
10月25日下午3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張小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司長田國民介紹《關於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樓棟只有22層,我們卻分到了22層以上的房子,也就是説當初簽的是沒有真實房源的空房號合同。”近日,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華煌二期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多位回遷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反映,在簽訂回遷協議近十年後,日前終於等到了給鑰匙的通知,卻意外發現“虛假房號”等問題。
北京市衛健委與市發改委日前共同發佈《北京市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創建活動實施方案》。本市將把嬰幼兒照護納入城鄉社區服務範圍,加強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與社區衛生等設施的功能銜接,鼓勵開展家庭互助式服務。
10月18日,淮北市統計局發佈《“十三五”期間淮北市房地産市場運作分析》稱,2020年全市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214.2億元,比2015年增長66.4億元,年均增長7.7%。
租房是許多年輕人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如何租到滿意的房子並非易事。如何讓年輕人安心租、放心住?仲介、平臺、相關部門怎樣更好保障租房年輕人的合法權益?近來,本報陸續收到多封讀者來信,反映親身經歷,提出意見建議。
日前,《廣州市公共租賃住房和共有産權住房使用監管辦法》印發,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的承租人、共有産權住房承購人及共同居住人可以將戶籍遷入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解除,或共有産權住房發生産權轉移的,應當同時履行將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內的戶籍遷出的義務。無處落戶的,遷至區政府公共集體戶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