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從物業企業成長的角度出發,肥胖型成長已經成為當下物業公司發展的主流。
近年來,在房地産行業進入存量時代的同時,物業服務的價值更加凸顯,尤其是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物業服務不僅受到社會的認可,還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2022年6月22日,世茂服務發佈2021年年報。2021年度,世茂服務營業收入83.43億元,同比增長66.0%;年度利潤12.17億元,同比增長68.0%。
在房地産下行週期,物流地産穩增長、低風險的優勢和特性也是吸引房企佈局的關鍵因素之一。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物流地産投資凈回報率在6%-8%,遠高於商業地産的4%-5%和住宅地産的2%-3%。
中指研究院今日發佈《2022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成果》顯示,物業領域規模之爭依然是主旋律。
截至2022年5月13日,物業服務行業共有59家主機板上市公司,其中香港55家,A股4家,另有6家已交表並在上市進程中,處於衝刺階段。
港股年報季落下帷幕,房企用財報數據印證了一個趨勢:行業難再現爆髮式增長及“黑馬”企業。當房地産告別土地、金融、市場等各種“紅利”之後,業績表現正在向製造業等常規行業看齊。
在波動的2021年市場,諸多房企面臨著“超級壓力測試”的普遍情況下,融僑集團于4月29日發佈《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交出了一份“健康”的答卷,成為如今業內少數“三道紅線”全綠檔企業,維持穩健發展。
4月29日,東原仁知服務正式登陸港交所,至此迪馬股份形成“A+H”雙平臺模式。
2022年4月27日晚,迪馬股份發佈年報,2021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公司總資産為858.73億元,同比增長5.07%。房地産開發及物業板塊實現收入185.29億元。
緩慢增長的南都物業,正是當下中型物企的普遍真實寫照。
從持有到經營,商業地産的發展之路始終繞不開資産證券化。
2021年保利發展營業收入與銷售業績實現雙增;三道紅線持續綠檔,財務指標進一步優化;融資成本不斷下降,經營性現金流連續4年為正;多元産業快速增長,營收佔比持續提升……
近期,世茂服務發佈了2021年度未經審核全年業績情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約面積突破3億平方米,達3.0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3.2%。
4月18日,保利發展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4月16日,錦和商業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4月14日,魯商發展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受大環境的影響,2021年對於物企來説是充滿變數也充滿機遇的一年。這一年,有如眾安智慧生活等遭遇IPO折戟,中梁百悅智佳、富力物業、陽光智博服務等被變賣,還有藍光嘉寶服務落寞退市。
4月1日早間,萬物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我曾見群山萬重,亦曾暢想出發即在山巔。奈何山崩地裂,一切皆為過往雲煙。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