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一線城市業績貢獻增長顯著,二線城市仍為業績貢獻主要來源。2022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55.7%的銷售業績來源於二線城市,同比微降 0.6個百分點,銷售貢獻率仍為主導。一線城市銷售業績 貢獻率同比大幅增長5.7個百分點至25.7%,增幅顯著。代表房企堅持“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區域深 耕戰略,深耕經濟增長好、人口凈流入的重點城市,圍繞現有佈局做強做深。分企業來看,華潤置地、 金地集團、越秀地産、首開股份等圍繞其總部所在地的優勢資源,深耕一線城市北京、廣州、深圳,一 線城市銷售貢獻率均在40%以上;碧桂園和美的置業佈局偏向三四線,50%的銷售業績貢獻來源於三四線城市,但業績貢獻率逐步下降,同比分別下降5.8和1.1個百分點。
近日,安居客發佈《2022年5月全國房地産市場月報》。報告指出,5月房地産政策環境持續改善,全國政策放鬆力度也有所加大,頭部房企根據行業新週期形勢,進行調整全國項目佈局和全年業績銷售目標,並抓住月初“五一”小長假和政策利好積極行銷。
相較1—5月,降幅在持續收窄,房企銷售業績邊際性改善。
中指研究院最新發佈的《2022上半年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顯示,2022年上半年,受各地疫情反覆、需求預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響,房企銷售業績普遍呈現負增長。其中,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356.4億元,同比下降48.6%,相較1—5月,降幅在持續收窄,房企銷售業績邊際性改善。
這種創新的行銷方式,不僅吸睛,也消除了購房者對新房延期交付甚至爛尾的擔憂。
2022進入下半年,由信用受挫、資金短缺所引發的房企債務違約等問題從去年延續至今依舊未能得到明顯緩衝,疊加經濟瓶頸、政策下潛等消極影響,不少房企選擇用“回購”這一方式謀求自保。
6月10日,美的置業發佈2022年5月銷售簡報。
現金流穩定,房企必然穩定。長期的財務自律、現金流充沛,是房企掌握主動權的核心因素,時刻保持審慎財務管理,是抵抗週期風險的根本。
房地産是我國先導性、基礎性、支柱産業,在推動城市建設、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居住生活水準等方面有重大影響。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産市場運作總體平穩,但部分房企資金收緊、居民需求下行、市場預期轉弱等情況仍需高度關注。
多家房企在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發債、銀行房地産並購主題債券持續升溫、資産管理公司助力房企紓困領域動作不斷……在房住不炒前提下,房地産行業融資現回暖跡象。
為進一步促進江寧區房地産市場良性迴圈和平穩發展,由江寧區房地産企業聯盟主辦的2022年江寧區“築巢宜居服務”暨房地産商品展博會將於6月4日-5日在江寧景楓外廣場舉行。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行業研究《並購是否會頻發,行業是否會出現新的拐點?》。研究指出,當並購開始頻繁,大範圍的發生時,行業是否會有新的拐點出現?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可能更需要清晰認識到當前並購行為發生所將面臨的兩個不確定性和挑戰:
共生長 向未來丨美的置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發佈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房企想要行穩致遠,銷售回款才是王道。
截至目前,包括南通、成都、海口等城市在內,5月已有10余個城市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內容涉及加快審批效率、解控資金監管比例、銀行保函等額替代等。
“今年雖然沒有對外公佈2022年銷售目標,但是相比往年,內部已經將目標增速降低了20%左右。”某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對個別頭部房企來説,若以全口徑銷售金額計算,這個調低目標的幅度可能意味著要比往年少賣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
5月以來,房地産政策的暖風頻吹,各地不斷優化調整樓市政策。在購房者需求端政策寬鬆的同時,針對房企供應端的政策也在放寬。最為明顯的是,地方政府頻繁修正此前過嚴的預售資金監管政策。
在龍頭房企率先試點後,信用保護工具能擴圍到更多民營房企中嗎?能否解決民營房企當下面臨的信用難題?
繼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衝出重圍獲首批“示範”稱號後,旭輝和新城控股兩家民營開發商也接連被冠上了“優等生”的帽子。
5月25日,據上交所披露,美的置業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已于2022年5月24日發行,發行金額為10億元,最終票面利率為4.50%。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