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作為江西省南昌市的“南大門”,青雲譜區是江西現代工業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架飛機在這騰空而起,第一輛摩托車在這組裝完畢……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篇章。
一片老廠房,就是一座城市奮鬥記憶的博物館。天津,一座血脈裏流淌著工業蓬勃發展因子的城市,老廠房作為其工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見證著城市變化,但隨著時代發展,它們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6月13日,第二屆京西地區發展論壇在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論壇期間,京西地區共簽約入駐企業23家、註冊資本總額115億元;投資項目簽約15項、預計總投資194億元;産業基金項目簽約12項,涉及光學影像、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健康醫療等領域,為京西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
6月6日,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京西地區轉型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已印發,明確了2023年京西地區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重大支撐項目以及保障措施。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年預計籌辦舉辦重要活動47個,舉辦地點主要集中在首鋼園,區域活力將持續激發。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近年來,廣州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改造老舊小區810個,累計改造老舊建築4670.4萬平方米,惠及64.1萬戶家庭、205.2萬居民。2023年,全市計劃再推進1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廣州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好“四對關係”,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添磚加瓦,也為超特大城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推動城市建設高品質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廣州經驗”。
城投集團所屬城更公司取得了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一期項目70號地塊土地使用權,標誌著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整體開發正式啟動。
西夏區是寧夏銀川市的老工業區,老舊房屋多,房價便宜,是很多人落戶銀川市的首選。“前年我從甘肅老家到銀川做生意,收入還不錯,計劃這兩年在西夏區先購置一套二手房。”經營水果攤的李學志告訴記者。
記者從城投集團獲悉,日前,《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計劃方案》獲得市領導小組批復。
葛塘大廠板塊都會江來府4月初首開,288套住宅,目前已售出199套,去化接近7成。
昨日,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海河傳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向群眾彙報──2022區長訪談”播出第四期,邀請河東區區長周波走進節目,聚焦河東區老廠房改造,激發新動能;老小區改造,精準施策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貼心為老服務,保障和回饋民生等問題談思路、話舉措,和大家深入交流,並針對聽眾提出的問題進行回應。
今天(3月30日)上午,北京市發佈《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城市更新,因住建部8月31日發佈的一則通知,再次引發廣泛關注——《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的通知》明確提出:堅持劃定底線,防止城市更新變形走樣;堅持應留盡留,全力保留城市記憶;堅持量力而行,穩妥推進改造提升。底線、記憶、穩妥推進等成為“關鍵詞”,對城市更新意味著什麼?城市更新有哪些難題待解?我省城市更新開展得如何?
9月2日下午,在市北區産業發展專班辦公室指導下,由卓易數據聯合媒體、品牌開發商共同舉辦的 “新市北、新格局、新機遇”——對話“政、企、媒”• 紡織谷板塊城市更新發展論壇在市北區紡織谷舉行。
7月28日下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召開青島膠州灣科創新區啟動區城市更新推介會,標誌著青島市第一個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正式啟動。
安徽合肥市瑤海區曾是合肥工業的搖籃,從合肥鋼鐵廠到安徽紡織廠,從合肥無線電二廠到安徽拖拉機廠,一個個熟悉的廠名,烙印在了一代代人的記憶中,這裡曾聚集著紡織、鋼鐵、化工等合肥全市75%的企業,貢獻著全市一半的地區生産總值。
6月10日,北京市政府發佈《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指導意見》。主要更新方式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危舊樓房改建、老舊廠房改造、老舊樓宇更新、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更新、其他類型。
首都西部,石景山這個傳統老工業區正經歷華麗轉型。首鋼滑雪大跳臺蓄力飛天,三高爐與秀池水火交融,新首鋼大橋巍峨挺拔,全區“體育+”“科技+”高新産業有序佈局,城市綜合品質不斷提升,文化、生態、産業、活力全面復興,一個以鋼鐵為底色的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即將在年內華麗亮相。
首都西部,石景山這個傳統老工業區正經歷華麗轉型。首鋼滑雪大跳臺蓄力飛天,三高爐與秀池水火交融,新首鋼大橋巍峨挺拔,全區“體育+”“科技+”高新産業有序佈局,城市綜合品質不斷提升,文化、生態、産業、活力全面復興,一個以鋼鐵為底色的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即將在年內華麗亮相。
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建設綠色建築面積超過50億平方米,2019年當年佔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65%。根據相關行動方案,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
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建設綠色建築面積超過50億平方米,2019年當年佔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65%。根據相關行動方案,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