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三季度(總第102次)例會于9月25日在北京召開。
今年以來,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作,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引發了一些社會輿論對中國經濟恢復和發展前景的擔憂,國外唱衰中國的種種論調沉渣泛起。看待中國經濟形勢,應結合發展階段變化,全面地看、辯證地看,既要看“形”也要看“勢”,既要看“量”更要看“質”,既要“縱看”還要“橫看”。綜合不同維度分析判斷,當前儘管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新的困難挑戰,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變,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基本面沒有變,高品質發展長期向好的大勢不可逆轉。
據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消息,決定於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宣佈,決定於今天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28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報告了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人民銀行發佈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效能,不斷推動經濟運作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8月10日,鄭州市統計局公佈2023年上半年經濟運作情況,至此,2023年上半年中國內地GDP30強城市“出爐”。
8月8日,2023年博鰲房地産論壇及系列活動召開。
2023上半年全國經濟穩健增長,GDP近60萬億,同比增長5.5%
我國經濟“半年報”顯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同時,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也不容忽視。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
在整體通脹水準下行而核心通脹率相對堅挺之際,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節奏顯著放緩,同時選擇了不同的步調。先有美聯儲宣佈暫停加息,後有歐洲央行宣稱尚未完成抗擊通脹的鬥爭,繼續加息。此外,日本央行宣佈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
“全球金融週期:趨勢和影響”。
近期,央行發佈的4月份金融數據,引發一定爭論,在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超預期增長背景下,4月份為何出現了明顯的信貸收縮?居民的存款到哪去了?
北京5月15日消息,央行發佈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北京5月16日,)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通縮主要指價格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也具有下降趨勢,且通常伴隨經濟衰退。我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特別是核心CPI同比穩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長相對40較快,經濟運作持續好轉,不符合通縮的特徵。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今年以來,我國M2和人民幣存款延續較快增長態勢。4月末,M2、各項存款均同比增長12.4%,分別較上年同期高1.9個、2個百分點。M2和存款增長受各種因素綜合影響,與實體經濟的關係要合理看待。
總的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有力支援經濟發展恢復向好。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了近期備受關注的物價數據。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5%。整體來看,價格仍呈低位運作態勢。
北京5月1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4月份,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5%。
“對中國經濟我是充滿信心的。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有四個方面的紅利有待釋放。”6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提到,只要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市場紅利、人才創新和資本市場紅利,以及開放紅利,必將能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5%以上。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