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沒有哪一個行業比房地産更能感受到寒冬的凜冽。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産主辦第十四屆地産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産紅榜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家·國”為主題,把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新趨勢,求索房地産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之路。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行業將從低迷走向自省,企業將從反思走向自強,市場將從踟躕走向自新,共同尋求新模式的方向。
12月21日,建發股份發佈公告稱,2022P20地塊已于2022年12月20日公開出讓,地塊成交總價為21億元。
12月19日,成都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16宗涉宅地塊中1宗流拍,14宗以底價成交,位於高新區的1宗宅地則以近15%的溢價率被招商蛇口競得,本批次土地出讓金總計約104.27億元。
11月上海新房成交量升價落,供應增加
上海今年前三批集中供地共推出109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2712.7億元。
熱鬧的北五環一直是京城樓市的不敗傳奇,這個片區逢開必火的定律,2022年由創造了“現象級”熱銷的建發·珺和府火熱延續。
建發集團持有建發股份47.38%的股權,是第一大股東,而建發集團和建發股份共同持有建發房産。疊加建發房産旗下建發國際、建發物業和建發合誠三家上市公司,共同組成了建發係四大核心上市平臺。此外,建發股份還持有聯發集團95%股權。
8月26日,建發股份發佈2022年半年度報告。
都説逆勢熱銷才是真英雄,對於京城樓市來説,面對傳統淡季依然能脫穎而出的樓盤,方為彰顯真正的實力。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6月房地産行業月報》。報告指出,繼5月寬鬆政策井噴出臺,6月政策鬆綁的力度和頻次都有所減緩,政策放鬆仍以限購、限售為主,對限貸的放鬆未進一步推進,且出臺“三限”政策放鬆的城市數量減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轉而通過降低落戶門檻,推動房票安置的方式間接的促進需求入市。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6月房地産行業月報》。報告指出,繼5月寬鬆政策井噴出臺,6月政策鬆綁的力度和頻次都有所減緩,政策放鬆仍以限購、限售為主,對限貸的放鬆未進一步推進,且出臺“三限”政策放鬆的城市數量減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轉而通過降低落戶門檻,推動房票安置的方式間接的促進需求入市。
從房企拿地來看,今年首輪集中土拍中國央資房企佔比較上輪有所下降,但仍多於去年首輪,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二、三批次及2022年第一批次集中土拍拿地金額TOP20房企中國央資房企數分別為9家、16家、14家、12家。房企拿地格局的轉捩點則在於去年第二批次多城加碼拍地規則,競配建、上調保證金比例等一系列舉措對房企資金層面的考驗著實不小,加之市場經濟下行,房企融資端與銷售端均呈收緊態勢,資金壓力再度加大,至此國央資房企憑藉經營穩健支撐起其在土地市場的主導地位,連續成為接下來3輪集中土拍的拿地主力。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三輪涌出一大批地方城投類企業,緊接著去年第三批次起部分城市降低拍地門檻,加之今年樓市政策端接連釋放改善信號,民營房企參與度有所提升,今年第一批次拿地金額TOP20房企民營房企有8家,較去年第三批次上升2家。
疫情捲土重來使得上海首輪集中土拍活動推遲,直至6月1日-8日,上海進行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競拍。成功出讓36宗宅地,總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425.19萬平方米,攬金達834.72億元,整體溢價率為3.49%,地塊出讓情況依舊發揮穩定,未見流拍現象。
建發和著、建發和章園林實景已開放,建發和章3#7#8#9#承熱加推。
近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2022年1-4月全國房地産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報告指出,2022年1-4月全國房地産企業拿地累計總額同比下降55.9% 。
近日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佈《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專題報告》。
建發所至,不負每一片土地的厚望
4月18日,建發股份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北京樓市的開春,以一場“奪地大戲”拉開了土地序幕。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