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9月12日消息 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發〔2021〕22號)、《北京市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京政辦發〔2022〕9號)有關精神,鼓勵統籌利用産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用地建設籌集宿舍型、公寓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北京市住建委近日發佈《關於統籌利用産業園區工業項目配套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統籌利用産業園區工業項目配套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通知。
本週五南京新一輪土拍戰即將打響,在此次公開出讓的12幅宅地中,位於河西中部、燕子磯新城等板塊的宅地吸引部分房企的關注,或將溢價成交。
6月27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天津市2023年住宅用地擬出讓清單公告(二期),共計31宗住宅用地,總土地面積129.91萬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場從房地産市場各大主戰場中率先突圍,局部升溫特徵凸顯。
2023年土地市場計劃供應量止升轉降,宅地“縮水”更為嚴重。
“想看看這個‘土地超市’是咋運作的。”4月舉行的海南省“土地超市+項目投資”招商推介會上,霍氏集團百利威投拓經理曾正説。
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趨冷,成交規模有所下滑,不過近期多個核心城市土拍(土地使用權拍賣)出現升溫跡象。
5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迎來5月第二場土地出讓,出讓的4宗宅地總成交面積達166畝,總成交規劃建面為21.32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為24億元,平均溢價率為6.7%。
今年以來,各集中供地城市土拍有條不紊推進。5月11日,成都進行5月首場土拍,6宗宅地全部成功出讓,其中主城區2宗宅地觸頂搖號成交,至此,成都今年正式公告的35宗宅地,已經成交23宗。放眼其他集中供地城市,廣州、上海、無錫等地已完成今年首批次集中供地出讓。
5月10日,上海土地市場官網顯示,為穩定市場預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上海市將根據年度供地計劃,分批公佈擬出讓的商品住宅用地項目清單,並公佈第二批擬供商品住宅用地項目清單。
5月10日,福建省廈門市首場3幅地塊順利出讓,島內2宗地塊觸頂成交,島外翔安區1宗地塊底價成交,總成交額101.45億元。
5月6日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2023年全市供地計劃于近日新鮮出爐。根據計劃,今年南京商品住宅供地繼續下跌至493公頃,回到2014年-2016年間水準,在主城範圍內玄武區宅地供應為零,浦口區成為今年唯一一個供應增長的區域。
克而瑞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5日,4月份土地供應量6687萬平方米,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約26%。
多城2023年計劃供地量縮減,一線城市宅地供應微增
4月17日,福建省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3幅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的公告。
4月13日,根據中國土地市場網發佈的資訊,安徽省合肥市發佈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市本級)。合肥市2023年度市本級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2146.67公頃。其中,商業服務業用地供應計劃為60公頃,佔計劃總量的2.8%,與2022年實際供應量相比減少29.91%; 居住用地供應計劃為540公頃,佔計劃總量的25.16%,同比增長16.11%,540公頃中有400公頃為商品住房用地,佔居住用地供應計劃的 74.07%;與2022年的433.33公頃相比減少約7.7%。
2023年3月31日,武漢市發佈了2023年度首批供地清單,共推出項目48宗,土地總面積214.25公頃。其中:住宅類用地37宗、195.15公頃;商服等其他類用地11宗、19.10公頃。根據安排,清單中項目擬於3月31日至6月30日期間,分批發佈正式出讓公告。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先生在4月3日下午的“中指市場形勢及企業研究成果分享會”中,對2023年一季度土市場總結與近期市場變化解析做出分享。
以“雙城”核心區和主城片區為供應重點,其中“津城”市級土地收益區計劃供應各類國有建設用地佔供應總量的6%,“濱城”計劃供應佔供應總量的26%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