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是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的一年。在疫情衝擊及居民預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購房需求延遲釋放;同時,房企信用危機頻頻爆發,購房者觀望情緒漸濃,銷售端表現乏力。不過,從2022年年初開始各地支援房地産的利好政策輪番出臺,漸進式寬鬆持續上演。中央層面則重申“房地産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地位,並出臺多項政策工具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
房地産市場的整體回暖雖尚待時日,但伴隨著利好政策的全面釋放,房企融資端已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房地産市場的整體回暖雖尚待時日,但伴隨著利好政策的全面釋放,房企融資端已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北京1月5日消息近日,保利發展發佈了2023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根據公告,保利發展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125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向廣州、南京、西安等地的14個住宅項目建設,助力“保交樓、保民生”相關的房地産項目。
政策預測:持續向松,需求端釋放住房消費潛力,供應端改善資産負債
宏觀環境:政策端拐點已至,行業緩慢曲折修復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本次會議對房地産領域的重要表述和部署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筆者採訪的專家們認為,會議為明年房地産市場總體發展定調,行業企穩回升的節奏有望進一步加快。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
12月21日,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並明確要因城施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1月份政策拐點來臨,金融“保主體”政策發酵,銀企合作紛紛展開.
新希望地産獲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廣發銀行等8家銀行支援,綜合授信超480億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
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包括70城房價、房地産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等在內的多項房地産核心指標。從供需兩端數據來看,當前房地産市場仍在探底:
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包括70城房價、房地産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等在內的多項房地産核心指標。從供需兩端數據來看,當前房地産市場仍在探底。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分析認為,從公佈的授信用途來看,意向資金將主要用於滿足房企的常規融資需求、多元融資支援、上下游信貸、住房租賃融資等方面,這與11月頒布的“金融16條”政策相契合。
北京12月14日,11月以來,中國支援房地産融資“三箭齊發”。其中,據機構統計,被稱為“第一支箭”的信貸融資為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已達到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佈了《中國房地産市場2022總結&2023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在總結2022年中國房地産市場形勢時作出如上表述。
中指研究院近日發佈的資料顯示,2022年已有超300省市(縣)出臺政策近千條,達到近年峰值,預計2023年政策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強,房企融資鏈條有望進一步暢通,“保交樓”仍然是側重點,共同促進購房者預期好轉。
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11月房地産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為465.0億元,同比下降25.9%,環比下降18.4%。行業平均利率為3.76%,同比下降0.98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19個百分點。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