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月10日,房地産諮詢機構仲量聯行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上海房地産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按照仲量聯行的監測數據,住宅市場方面,全年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4%,項目表現分化加劇,高端一手商品住宅項目價格小幅上漲。辦公樓市場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市場整體的租賃需求仍顯謹慎,全年租金同比持平。長租公寓方面,租賃需求保持穩健,同時長租公寓受到投資者追捧,2022年全年大宗成交總數74宗中有15宗均為長租公寓。
2022年,受經濟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因素影響,北京全年大宗成交累計總額為268億元,同比下降57%。
近日,京東法拍披露的一份資訊顯示,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後灘耀元路39弄的君康金融廣場項目即將於2022年08月22日10:00:00起拍,起拍價¥25.2億元,評估價31.15億元。
近日,多家房地産諮詢機構發佈調研報告,回顧總結2021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産市場並對2022年進行展望。
對於商業地産來説,2020年的關鍵詞是疫情影響,而2021年的主調則是復蘇。
今年,在房地産流動性危機的背景下,商業地産大宗交易頻發,既有交易額超百億的資産包,也有交易額超90億的單體項目。與此同時,投資機構、自用型買家可選餘地及議價空間都在增加。
2021年10月21日,享譽全球的房地産服務及諮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于北京正大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THINK-IN論壇,重磅發佈中國新影響力計劃年度研究報告《中國“十四五”規劃——展望房地産的未來》。
2021年第二季度北京房地産市場回暖,上半年北京高端酒店市場業績逐步回升。
"2021年伊始,北京商業地産市場持續平穩運作,各個行業的租賃需求均逐步回升,為整體市場的復蘇進程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表示。
北京商業地産市場在年底未見明顯復蘇。雖然北京和全國其他地區近期出現一些疫情反覆,但隨著防控措施的有效實施,預計2021年北京市場整體表現將有所回升。” 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表示,“但疫情的衝擊還會延續,2021還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根據CAIC監測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大宗物業投資交易總額錄得94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40%,環比下跌11%。
辦公樓業主優先關注項目入駐率,選擇更為靈活的租金策略,也導致租金持續呈下跌趨勢;投資者在市場中保持活躍,疫情未能影響個大宗交易的達成;零售市場租賃活動受到衝擊,市場壓力進一步積累在工業物流地産的租賃需求疲軟,致使市場租金連續第二個季度持平;在高端住宅市場,此前因疫情而暫緩的購房需求推動樓市銷售量反彈,各類優惠活動吸引買家重回市場。
“儘管經濟持續面臨下行壓力,一些規模較大、較穩健的租戶充分利用當前辦公樓市場更為靈活的租金和更多的租賃選擇,尋求合適的升級機會。”
“儘管經濟持續面臨下行壓力,一些規模較大、較穩健的租戶充分利用當前辦公樓市場更為靈活的租金和更多的租賃選擇,尋求合適的升級機會。”
今年,北京投資市場大宗成交集中涌現。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北京商業地産成交總額超過500億元,已超出2018年全年總值。本季度仍有多宗交易尚在談判進程中,因此2019年全年北京商業地産成交總額預計將遠超去年的3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北京投資市場大宗成交集中涌現。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北京商業地産成交總額超過500億元,已超出2018年全年總值。本季度仍有多宗交易尚在談判進程中,因此2019年全年北京商業地産成交總額預計將遠超去年的3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2019年,中國經濟繼續轉型調整,成都經濟穩中有進,經濟增速超預期。應時而變,産業與樓宇高度融合,樓宇經濟步入3.0時期,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全新産業。應勢而變,辦公樓市場趨勢快速演進,城市化進程提速,成都“東進”、“南拓”戰略帶動辦公樓市場版圖不斷外拓,天府新區與東部新城激活全新機遇點;需求結構隨經濟結構調整而變,新經濟、高技術産業成為支撐辦公需求的首要驅動力。應市而變,商業地産市場變化顯著,未來,市場主體應聚焦企業與人的真實需求,探索全場景辦公體系帶來的價值。
“本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影響市場,辦公樓租金開始下調,業主傾向於尋求更為可靠和穩定的租戶,大型企業租戶因此受益。”
中原地産近日發佈的《北京商業地産市場報告》顯示,北京商辦物業全面進入存量市場,存量商業改造和商辦運營成為新趨勢,新型文化、新零售將成為北京商業運營新亮點。
中原地産近日發佈的《北京商業地産市場報告》顯示,北京商辦物業全面進入存量市場,存量商業改造和商辦運營成為新趨勢,新型文化、新零售將成為北京商業運營新亮點。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