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國領先水準……3月23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亮麗底色。
地鐵運營總里程達797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96公里,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8%,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第三個污水三年行動順利收官……去年,本市推動基礎設施領域高品質發展,建成投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支撐“五子”聯動發展。
河北日報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修復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省林草、河湖、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産品價值得到彰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能力大幅躍升,區域合作共贏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全面建成。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近日召開的廊坊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緊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全力推動廊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貢獻廊坊力量。
根據該建設實施方案,從今年起,本市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持續加大綠色生態屏障區拆遷修復力度,到2025年一級管控區內拆除村莊和園區面積達13.68平方公里。
今天(3月30日)上午,北京市發佈《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關於公開徵求《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組織編制的《北京市生態安全格局專項規劃(2021年-2035年)》昨起開始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規劃》提出,北京要建立分級分類的生態空間管控體系,強化“一屏、三環、五河、九楔、九田、多廊”的首都生態空間結構。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備受關注的《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即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本報訊(記者 劉平)8月18日,市政協組織部分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委員赴津南區、西青區調研考察我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情況,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職盡責凝聚共識,為深入推進綠色生態屏障重點任務建設建言資政。
12日,本市舉行全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生態成果研討活動,走進津南區等地綠色生態屏障“尋綠”,記錄加快釋放的“綠色”紅利。
“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完成造林5.45億畝。“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4.1%。
“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完成造林5.45億畝。“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4.1%。
昨天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到朝陽區、順義區調研檢查林長制和溫榆河公園規劃建設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全面建立林長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大力推進綠色北京建設,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碎石鋪地、小徑幽深,各色花朵競相綻放,垂柳盡展綠意,山桃花的花瓣隨微風零零散散飄落……漫步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裏,萬物“爭春”之景躍然眼前。
3月19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濱海新區分局公佈一則公告,濱海新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近日動員部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全市園林綠化工作將以“學黨史、悟思想”,推動“辦實事、開新局”,通過高品質造林綠化實現綠色惠民,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築牢生態基礎。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近日動員部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全市園林綠化工作將以“學黨史、悟思想”,推動“辦實事、開新局”,通過高品質造林綠化實現綠色惠民,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築牢生態基礎。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近日動員部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全市園林綠化工作將以“學黨史、悟思想”,推動“辦實事、開新局”,通過高品質造林綠化實現綠色惠民,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築牢生態基礎。
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視察工作時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掀開了京津冀三省市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