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月15日中消協發佈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樣顯示:房屋品質問題、不符條件強行交房、樓盤爛尾消費者“房財”兩空等問題依然是商品房消費領域的“痼疾”。
2月15日,中消協發佈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2月15日,中消協發佈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提到,商品房消費領域的問題儘管經過多年整頓,但依然“痼疾難除”。
多地持續出臺形式多樣的整治舉措規範樓市交易,最終目的是形成健康發展的房地産市場。為消除房源資訊不對稱性,形成行業良性競爭格局,推行“房源聯賣”模式即全行業共用房源勢在必行。
中國消費者協會根據此前發佈的《“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徵集調查報告》,邀請中消協律師團律師,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商品房買賣、租賃、裝修、物業等相關領域十大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點評。
此次中消協發佈的10類消費者反映強烈的房屋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涉及商品房買賣、租賃、物業領域的共有7類。具體來看,這些不公平格式條款中究竟有怎樣的陷阱和套路?
9月2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根據此前發佈的《“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徵集調查報告》,邀請中消協律師團律師,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商品房買賣、租賃、裝修、物業等相關領域十大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點評。
買房時遇到開發商變更項目、延期交付;裝修時稍有不慎就被套路;入住後又碰到物業要求分攤公用費用……商品房領域已成為投訴“高發區”。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商品房投訴5787件,同比增長23.31%。
中消協9月21日在官網發佈商品房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
中消協21日在官網發佈商品房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中消協表示,擴大不可抗力適用範圍為延期交房免責等十類條款“無效”。
今天,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房屋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俗稱霸王條款),涉及裝修公司將材料費轉嫁給消費者、物業公司在物業管理費外要求業主分攤公用費用等。
年終歲尾,不少人收到了小區物業的催費電話,有些物業公司還在小區內挂出催費條幅……儘管手段五花八門,但仍有業主不買賬。物業費是小區公共秩序維護、基本設施維修、環境衛生維持的根本保障。
近日,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正式發佈了《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技術規程》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品質驗收標準》,這意味著,家裝第一次正式有了全國性標準。兩部標準是由國標和行標的轉化修訂,填補了國內家裝行業施工、驗收方面標準的缺失。
中消協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部分房地産領域經營者仍未擺脫賣方市場思維,仍在利用自身強勢地位,通過各種手段“壓榨”消費者以圖牟利。面對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相關經營者應當轉變經營理念,以品質求發展,向服務要效益,立足長遠發展,摒棄短視行為,嚴格落實相關法規。
11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時發佈了《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報告》對房屋品質、價外加價、違約、違規誘導購房人、仲介等五大困擾消費者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1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時發佈了《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報告》對房屋品質、價外加價、違約、違規誘導購房人、仲介等五大困擾消費者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1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時發佈了《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
報告顯示,居住需求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消費需求之一,通常也是單筆支出最大的消費。普通消費者由於商品房交易頻次少,相關知識比較缺乏,而房産交易中又關聯金融等多個行業,使得商品房交易問題複雜化,消費者通過買賣商品房實現居住需求的同時,也經常發生消費糾紛。
中新經緯11月2日電 中國消費者協會2日在其網站發佈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梳理買房五大“避坑”指南。
11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時發佈了《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報告》對房屋品質、價外加價、違約、違規誘導購房人、仲介等五大困擾消費者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