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月28日,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28日發佈消息稱,今年春節假期成都文旅經濟迎來新年“開門紅”,該市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837.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7531.4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5.2%、76.4%,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的86.5%、75.4%。
破舊的道路變得整潔,雜草叢生的綠化帶煥然一新,房屋外墻穿上“新衣裳”……臨近新春,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益民社區大化三區小區煥然一新。看到家園越變越漂亮,小區居民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忙著購置彩帶、氣球,排練舞蹈,慶祝“老家變新家”。
近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來自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務局的主要負責人,現場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介紹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安排。
春運到來,公安交管部門根據道路通行需求,優化調整中心城區重點道路沿線特別是通往各火車站、客運站點及高速公路的道路沿線交通信號,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暢通。
2023年,朝陽區將重點打造14號線、亮馬河“一縱一橫”商業帶,讓更多市民能夠搭乘地鐵、沿著河流逛朝陽。這是記者昨天從朝陽區兩會獲悉的。打造“24小時不眠城區”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將全方位開展特色促消費活動,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消費業態,打造“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驗區,推進景區消費向全域消費、日間消費向全時消費、傳統消費向新興消費轉變。這是記者昨天從通州區兩會上了解到的。
1月4日,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更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重點區域建設。繼續保持千億以上投資規模,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推動投資向高精尖産業、民生等領域傾斜,有效帶動社會投資。
旅遊景區應採取有效措施阻止遊客觸摸、刻畫、攀爬文物古跡,重點保護文物應設警示標誌並有專人巡視。旅遊景區應建立實名制分時預約系統。遊客可對景區打分評價,服務項目如得分低於3分,應限期整改。2007年發佈的北京市地方標準《旅遊景區服務品質要求》進行了首次修訂,新標准將從今年4月1日起實施。
從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為進一步發揮示範試點城市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全省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復蘇,2023年元旦、春節居民消費旺季期間,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開展文化和旅遊促消費活動。
賞燈、玩冰雪、觀展覽、看舞龍舞獅表演......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中國各地文旅市場逐漸呈現暖意,在遼寧,元旦春節期間推出700余場公共文化活動和旅遊活動,城市日漸回歸“煙火氣”。
1月1日,從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遼寧推出六大主題特色活動,發放3000萬元助企惠民旅遊消費券。
30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青海展館亮相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文博會期間,青海省文旅消費券發放活動在青海展館同步啟動。
12月23日,位於南京城南鐵心橋板塊的“禹悅裏”正式開業,為當地居民尤其是年輕人提供了又一處消費、娛樂的新場所。作為禹洲商業佈局南京的首個商業項目,南京禹悅裏為消費者帶來全新購物體驗的同時,也加速了鐵心橋片區商業氛圍的全面升級。
津南區葛沽鎮金龍裏社區關注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實際問題。
日前,從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2022年以來,唐山市文旅系統培育市場主體,強化項目建設,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推進現代文旅産業體系建設賦能升級。1至10月份全市旅遊接待4350.3萬人次,旅遊收入423.8億元;86個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97.53億元,投資完成率居全省第二。
貝殼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聯合和君康養事業部、安馨康養集團發佈了《2022中國家庭適老化環境與未來趨勢報告》,報告通過1334份對有60-79歲老人的家庭問卷調查,系統地描摹了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近日,雲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雲南省旅遊業發展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至10月,雲南省旅遊接待人次、旅遊總收入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8.3%、82.1%。
12月9日,經過持續1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12月8日22時,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首孔現澆梁混凝土澆築全部完成,標誌著大橋南引橋正式進入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天津市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界面不斷煥新、城市動能持續提升。
天津地鐵2號線自2012年開通以來,已運營10年有餘。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