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3年,北京將新建22處休閒公園和城市森林、10處郊野公園以及50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 。這是記者在2月2日上午召開的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在通州區召開推進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現場工作會。記者獲悉,通州區與北三縣將加快構建一體化交通網路,依託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有效銜接城際鐵路、高鐵、城市軌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到2025年,公交優先的一體化交通網路基本建立;到2035年,智慧綠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體系建成。
北京1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30日在北京市通州區召開推進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現場工作會,標誌著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邁入新階段。
向東看,廠通路潮白河大橋開工,將“拉近”通州區與北三縣時空距離;向南看,京雄高速六環至市界段通車,南六環自駕去雄安縮短半小時;向西看,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在青龍湖開工;向北看,理想汽車全球旗艦工廠主體完工,“喚醒”沉睡的廠房……去年,北京城的東西南北迎來重點工程加速建設。
年味還未消去,時光肇啟新程。
推動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品質發展是“十四五”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
文旅市場明顯升溫
北京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北京市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五年來,北京奮力完成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第一階段減量發展任務,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里。今年將積極拓寬減量提質路徑,城鄉建設用地再減8平方公里左右。
日前,唐山市印發《唐山市“體育之城”建設規劃(2023—2025年)》,對全市有序推進“體育之城”建設進行高標準規劃,其中提出將推進體育興業,加快建設京津冀體育産業基地,以強鏈延鏈推動實現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到2025年全市體育産業總規模突破400億元、産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增加值佔同期全市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2%以上。
近日從市規自委獲悉,《北京大興新城西片區DX00-0401~0413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年-2035年)》獲得批復。《西片區控規》以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和提升城市化水準為出發點,提出打造大興新城産居融合活力片區的目標。
地鐵運營總里程達797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96公里,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8%,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第三個污水三年行動順利收官……去年,本市推動基礎設施領域高品質發展,建成投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支撐“五子”聯動發展。
活動現場發佈了2022年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涵蓋企業、項目、物業、ESG等多種類型。其中,湘德地産獲得“品質交付企業”,其打造的環京改善大盤“三湘印象森林海尚城”項目獲得“城市標桿項目”兩項殊榮。
鼓樓濱江純新盤金基皓樾首開銷許報名結果今日出爐,共吸引474組買房人成功報名,綜合中簽率約38%。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産主辦第十四屆地産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産紅榜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家·國”為主題,把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新趨勢,求索房地産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之路。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行業將從低迷走向自省,企業將從反思走向自強,市場將從踟躕走向自新,共同尋求新模式的方向。
1月4日,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更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重點區域建設。繼續保持千億以上投資規模,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推動投資向高精尖産業、民生等領域傾斜,有效帶動社會投資。
最近的南京,熱鬧得很!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産主辦第十四屆地産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産紅榜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家·國”為主題,把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新趨勢,求索房地産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之路。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行業將從低迷走向自省,企業將從反思走向自強,市場將從踟躕走向自新,共同尋求新模式的方向。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産主辦第十四屆地産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産紅榜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家·國”為主題,把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新趨勢,求索房地産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之路。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行業將從低迷走向自省,企業將從反思走向自強,市場將從踟躕走向自新,共同尋求新模式的方向。
12月30日,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了解到,昆明市已完成滇池湖濱生態紅線及湖泊生態黃線“兩線”劃定,並按照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衝區、綠色發展區實行“三區”差異化管控,嚴禁滇池面山區域連片房地産開發。
12月29日,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浙大城市學院29日聯合發佈中國首個“低碳城市建設水準指數”(下稱“指數”)。“指數”顯示,在中國大型城市中,北京、杭州和南京在低碳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最為突出,分列前三,上海、天津、重慶、青島、寧波、成都和廣州分列四至十名。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