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截至目前,東城區今年2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工,面積近25萬平方米。通過改造,上下水堵塞、返水、墻體脫落等長久困擾老樓住戶的問題得以解決。
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日前正式啟動“原拆原建”,這是豐台區首個老樓拆除重建試點項目。項目實施過程由政府主導,居民共同決策,90戶居民全員參與,100%簽約。
據北京市住建委消息,今年北京城市更新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10月31日,“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發佈會——“以釘釘子精神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場召開,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馬綮鴻介紹今年北京城市更新項目進展情況。
9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指引(試行)》,明確老樓加裝電梯申請、施工、運作管理的全套規範流程。
北京7月7日消息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發佈《關於確認2023年第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的通知》,全市57個小區納入今年首批改造名單。
北京6月29日,2022年,北京初步構建起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在內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已有95家醫療機構設置安寧療護科,全市醫養結合機構總數215家,醫養結合床位數5.9萬張。
去年以來,房山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通過全力建設紅色房山、活力房山、精緻房山、大美房山、平安房山、幸福房山,吹響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嘹亮號角,奮力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的房山答卷。
老樓舊院是城市變遷印記的見證者,也是承載著人們鄉愁記憶的畫板。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藏著濃濃鄉愁的樓院逐漸老去,基礎結構老化、配套設施缺失、公共空間衰敗等問題日益凸顯。
昨天,市住建委、市規自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危舊樓房改建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對於就地改建的非成套住宅項目,套內可適當增加廚房、衛生間面積,適度改善原有居民的居住條件。
上述政策正式落地後,將會有效解決北京人口的居住問題,促進住房需求的釋放,有利於北京房地産市場保持較高活躍度,同時有望為其他熱點城市提供參考借鑒,助推全國房地産市場情緒進一步修復。
多子女家庭和職住平衡家庭購房支援政策按照“一區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區試點。
2023年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有了明確任務書。3月22日,筆者從市住建委獲悉,2023年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已下達給各區,今年,全市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01個,新完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43個。
芍藥池、牡丹園翻好了土,靜待播種時節;銹跡斑駁的健身器被拆除,裝上了嶄新的籃球架;樓道裏的雜物被清理乾淨,過道不用再小心翼翼側身走。走進西城區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任誰都看不出這是有著20年房齡的老小區。小區的變化始於全體業主親手選出了業委會和物業,物業費的收繳率也達到100%。居民們都説,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組成了一套“鐵三角”,三方合力,共同治理小區。
作為一項重要城市更新項目,位於大鐘寺地區的中坤廣場經過改造已迎來抖音等企業的入駐。配套下沉廣場將於10月交付使用。
私搭亂建堆物料、違章停車小廣告、社區居民訴求高……這些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頑疾痼瘴既是城市治理的痛點和難點,也是文明城區創建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
近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來自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務局的主要負責人,現場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介紹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安排。
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北京市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北京今年將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8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9萬套,保持住宅用地穩定供應,保障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
“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新時代首都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人民生活幸福”。北京市委市政府牢記“國之大者”,用一根熱線“繡花針”,穿起民生“萬根線”,落細落小、多辦實事、辦好實事,將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黨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撬動了一場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變革。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