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20個社區10余萬居民盡享家門口的“小”幸福
作為江西省南昌市的“南大門”,青雲譜區是江西現代工業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架飛機在這騰空而起,第一輛摩托車在這組裝完畢……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篇章。
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要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將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
位於石景山區的首鋼園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個獨特節點,它既是北京工業輝煌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大跳臺項目的舉辦地。記者昨天下午探訪首鋼園獲悉,園區正打造世界網紅打卡地和展示首都工業文化、冬奧文化和創新文化的新地標。
貴陽8月17日,“不論是在酒店房間還是在觀景臺,都是觀賞平塘特大橋的最佳位置。清晨雲霧繚繞,傍晚晚霞漫天鋪開,夜晚北斗七星就在橋頭。不同時段的大橋景色,都是不同的風景。這是宏大建築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來自深圳,入住天空之橋服務區酒店的客人饒曉青説。
獲悉,豐台區今年15片全民健身專項活動場地全部完工,這些場地基本上都在重點功能區、公園內和小區周邊。
時下,在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上,六安高速(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正在建設中。
上海8月4日,國際大都市都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嗎?不,上海正以打造“公園城市”為目標,同時推進綠道建設,完善生態空間系統,讓生態、生産、生活協調發展。如今,此間民眾走出家門或者樓宇,不遠處就有可供休閒放鬆的公園或步道。
實施“非居改保”,拓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
這個夏天,瑤海車橋的紅磚與拱頂,開始訴説新的故事。
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了解到,日前,位於津南區八里臺鎮馬廠減河北岸的河沿路順利通車,原先塵土飛揚、曲折顛簸的土公路變身7.74公里雙向通行標準車道,讓周邊市民“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期盼變為現實。
三大文化設施全速推進、運河商務區基礎設施基本完工、1.7萬餘人到行政辦公區辦公……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從“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向“立長遠、強功能,全面上臺階”邁進。
一片老廠房,就是一座城市奮鬥記憶的博物館。天津,一座血脈裏流淌著工業蓬勃發展因子的城市,老廠房作為其工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見證著城市變化,但隨著時代發展,它們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通州張家灣,有一座鑄造于1998年的銅牛雕塑,就坐落在北京銅牛廠的廠區內。這頭牛,曾經“看”著無數件承載老北京回憶的銅牛牌針織衣運出車間。進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時代,張家灣被規劃為設計小鎮,銅牛眼前的製衣車間老廠房騰退後沒有拆除,而是變身未來設計園區。
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節日前開幕。未來兩個月,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邀市民走進青山綠水,對話歷史,傳承創新。
昨天,石景山區和朝陽區同時迎來全新的商業綜合體,帶動區域消費品質再升級。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北京新開的大型商業項目共有23家,約為近4年新開商業面積之和。下半年,更多商業體將陸續亮相,為京城消費市場注入全新活力。
原動批世紀天樂大廈疏解騰退後,改造成為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將於2023年下半年完工。
推窗見景的運河畔,2萬餘家企業落戶運河商務區帶來61億元年稅收;曾經的通州第一工業大鎮悄然蛻變成張家灣設計小鎮,老廠房騰籠換鳥引來440余家設計、科技類企業“築巢”……曾經通濟天下的京畿重鎮,正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姿,不斷擦亮金融、設計、元宇宙等多張産業金名片。
懋源樂於創造全新的定制化産品。”邢大衛在沙龍上分享了懋源的産品觀,“懋源産品的設計風格是由內而外的。
市場低重塑之下,“交付力”成為了房地産行業立足長期主義,提升房企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保交付”已然成為行業的共識。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