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國家統計局正式發佈《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全國生産總值首次超過120萬億元。與此同時,全國各省份(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部分地級市的經濟數據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去年全國南北經濟比重呈現“北升南降”、差距窄幅收縮,“萬億之城”GDP佔全國經濟比重近四成。
2月28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28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北京1月17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17日介紹,2022年,全國空氣品質穩中向好,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6.5%;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達到0.9%。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産業結構深度調整,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及其佔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比例均將進一步提高。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增長如何控制?如何切實做好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給予了明確指引。
近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到,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4月23日,上海市統計局發佈上海市1-3月房地産開發、經營基本情況。今年前3個月,上海市房地産開發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6%。
4月15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 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以下統稱三部門)印發通知,2022年將組織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範競爭性選拔工作。
“全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100萬,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舊小區面積小、配套差。”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發佈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當前我國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群眾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的要求比較迫切。
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5萬套;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惠及居民965萬戶;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覆蓋率達到74%;全年開工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49.2萬戶……2021年,我國住房和城鄉事業建設成果豐碩。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據住建部近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經匯總各地統計、上報情況,2021年全國實際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據住建部近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經匯總各地統計、上報情況,2021年全國實際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
據住建部消息,1月20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形勢和問題,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
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不僅需要補齊設施建設短板,更應該補齊服務和管理短板。在補齊設施短板的基礎上增強服務和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社區的綜合品質。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是中山的最大發展根基。圖為中山南頭一家企業的自動生産線。
今年上半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恢復中的矛盾問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實施宏觀政策,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始起步,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2020年,成都首店落戶386家,自2018年以來,首店落戶總數已超過數千家,首店總量更是持續領跑新一線城市。
“2021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近日公佈,南京排第六。在榜單上,北京、上海高居前兩位,綜合分值分別為94.72和90.31。
5月21日,華頓經濟研究院在北京正式對外發佈“2021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今年合肥以綜合分值60.81分排名全國第19位,較2020年又前進了一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同意,蘇皖兩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並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全文,《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近日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