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中國央行15日公佈數據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855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由上月的減少轉為增長,但規模與一季度相比仍在收縮。受益於房地産銷售火爆,5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5281億元,佔全月新增信貸近一半,而居民中長期貸款中主要為個人房貸。
央行6月15日公佈最新數據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855億元,同比多增847億元。分析人士稱,樓市高溫難退,居民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成為新增人民幣貸款主要構成。同時數據顯示,監管趨嚴導致M2增速及當月社會融資增量出現下滑。
當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280億元,這一統計項下主要為個人房貸。值得注意的是,儘管4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較上月少增了117億元,但簡單估算,仍有近80%的新增貸款流向了房地産市場。
“從國內經濟運作看,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經濟回升對房地産和基建投資依賴較大,民間投資增速及其佔比下降,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增強。”央行在剛剛發佈的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對經濟回升進行了“會診”,房地産成為經濟回升的最大“功臣”。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央行21日發佈的《2016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銀行貸款正加速涌向房地産行業,帶動中國經濟增速見底企穩;但傳統製造業遭銀行冷遇,融資難如何破解亟需解決。
在央行沒有公佈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之前,各界都在以各种經濟、金融數據的積極變化來論證中國經濟增速已經見底。但在這個統計報告公佈之後,各界才恍然大悟,原來中國經濟出現的各種積極信號都可以與房地産挂上鉤,換句話説就是房地産把GDP增速拉出了谷底。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些房地産數據。
各地加大房地産‘去庫存’力度,陸續出臺了鼓勵房地産市場發展的政策,直接拉動了房地産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表現為1月全國的住戶中長期貸款增加4783億元
包括南京、杭州、佛山、廈門、合肥等在內,一批位於核心經濟圈的二線城市,似乎正在迎來他們樓市的“黃金時代”;與此同時,樓市出現了分化中的分化,即二線城市陣營內部的分化,一些城市將淪為“垃圾二線”。
自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産去庫存作為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以來
自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産去庫存作為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以來,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以支援去庫存行動。多地出臺樓市政策,採用信貸杠桿、稅費減免、優化落戶、房價補貼、政府回購等多種形式進行“去庫存”。很多地方設立了具體的任務目標,在江西省出臺的政策中,甚至包含對地方政府的“問責”條款。另一方面,則是地産企業轉戰場地,紛紛轉向二線城市拿地,二線城市土地樓面價格同比大幅上漲,這也將導致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
2月16日,央行公佈2016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
16萬億和8.4萬億。這是央行公佈的2013年前11個月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而2012年全年,這兩個指標分別為8.2萬億和15.76萬億。2013年僅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增量。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