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4月15日,城建發展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近期,北京市對共有産權房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探索,于3月20日實施了《關於規範共有産權住房出租管理工作的通知(試行)》(以下簡稱《通知》),對置業者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在北京市共有産權住房租賃服務平臺上看到,截至4月12日,已經有43套房通過審核並在平臺上對外公佈出租資訊。
在“銀四”的最新一波領證潮中,只有一家來自熱門板塊大校場的樓盤報名人數超過了房源數,而中簽率也高達43%。
近日,諸葛找房發佈《202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産市場總結與展望》報告。報告指出,房地産市場政策暖風頻吹,多城邁入鬆綁期 ;土地市場低位運作,首輪集中土拍熱度未起 ;新房市場復蘇之路漫漫,成交繼續探底 ;二手房市場局部修復,熱點城市二手房恢復速度領先新房。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房地産市場回升態勢會更加明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會回暖,但不會像前幾輪調控那樣出現“過山車”式的冷熱擺動。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昨天,市財政局公佈的今年1月至3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89.7億元,同比增長6.6%。
從融資結構來看,3月信用債規模佔比54.8%,海外債佔比2.7%,信託融資佔比11.8%,ABS融資佔比30.7%。
4月8日,中指研究院最新發佈3月融資月報融資結構顯示,信用債佔比過半,海外債憑藉增信新發。
2022年以來,房地産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土地市場也迎來集中供應期。目前,土地供應“兩集中”的22個重點城市中,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已公佈首批次集中供地,寧波和無錫開啟了首批次供地“預申請”模式,北京、福州、合肥和青島4個城市完成了首批次出讓。
從目前情況來看,住宅用地供地節奏較去年首批次有所提前,優質地塊推出量增加,土拍規則進一步優化,下調了保障性租賃住房比例等。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公佈的2022年南京宅地供應計劃顯示,2022年南京住宅用地計劃供應869公頃,其中,商品住宅用地660公頃,保障性租賃住宅用地38公頃。具體到各區,玄武區計劃供應面積最小,為14公頃;江寧區、棲霞區、江北新區成供應“大戶”,分別為192、175、106公頃。
3月31日,“2022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第十九屆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家峰會”在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隆重召開。
2022年以來,房地産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土地市場也迎來集中供應期。
3月28日,上實城市開發發佈2021年業績報告。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品質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寥寥數百字,再次明確2022年房地産發展方向。
住建部要求加強保障性住房品質常見問題防治,室內空氣健康作為保障性住房工程品質監督要點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房住不炒”,並提到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近日,廣西南寧、廣東中山、山西晉中、湖北宜昌、四川自貢等多地先後出臺發佈公積金新政,明確放寬公積金申請發放政策,包括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貸款額度等。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