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拍攝照片、公益診療服務、應急技能科普、法律常識宣傳……”近日,西華大學校團委結合該校定點幫扶村的實際需求,組織不同學院師生組團來到南充市嘉陵區龍蟠鎮水堰口村、下院山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發揮專業優勢,深入基層一線,為鄉村建設和實踐育人賦予長效動能,助力繪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理論宣講走訪基層
黨的聲音潤民心
基層宣講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後一公里”的重要方式。面向基層群眾,如何因地制宜宣講,才能讓黨的創新理論接地氣、入民心?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隊員秉持基層群眾“聽得進、坐得住、弄得懂”的工作理念,建設一支理論宣講流動小分隊,根據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特點,創新採用集中宣講、入戶宣講、發放資料等方式,打破宣講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把理論課堂搬到居民家中、田間地頭。
在這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宣講,用好用活場景體驗,通過描繪身邊可觀可感的變化,提高宣講工作的可視化、親和力、實效性,讓基層群眾切身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成就,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普法宣傳進鄉村
法治力量助振興
“大爺,您知道外出打工的時候,什麼情況下才能認定為工傷嗎?”“嬢嬢,您曉得啥子情況下,娃兒結婚給的彩禮可以退回嗎?”該校法律碩士研究生馬海阿呷向村民提問到。“法治鄉村建設,是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的有力保障。”駐村幹部刁成豆講到:“村民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基層法律服務提供不足,是導致農村地區矛盾糾紛多發的重要原因,亟需通過普法宣傳提升村民的守法用法意識。”
針對農村生活中常見的法律問題,該校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實踐隊員採用“問答有獎”的互動授課模式,結合典型案例,圍繞結婚彩禮、工傷賠償、民事債務、電信詐騙等主題開展普法宣傳,重點普及常見違法行為的典型形式、侵害手段和應對辦法,切實增強基層群眾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減少民間糾紛矛盾,守護群眾財産安全,助力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敬老愛幼送關愛
暖心服務惠民生
“近年來,隨著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在農村地區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兒童。”駐村幹部熊江介紹:“受到交通出行和身體條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很少主動到醫療機構接受健康檢查,小病拖成大病是常態”。
為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用實際行動關愛老幼群體,該校大健康管理學院實踐隊員在村委會開展了公益診療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為前來諮詢的村民測量血壓、監測心率,詳細詢問村民的身體狀況、既往病史和生活習慣,並給予村民合理的飲食和生活建議,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藝術教育促發展
建設宜居新農村
在新落成的下院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旁,一幅色彩濃郁,充滿特色風情和鄉土氣息的墻繪作品,成為了村口上一道靚麗風景線。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實踐隊員在指導老師熊必剛、楊靜東帶領下進行實地走訪,深入了解下院山村的地域特徵、空間佈局和特色産業,並指導學生用畫筆勾勒出充滿農村生活氣息、宣傳鄉村振興的墻繪作品,製作完成鄉村文旅特色地圖,將美育服務於鄉村建設。
為助力當地産業發展,實踐隊員還為特色農産品設計商標圖案,採用山水、梯田、家禽、蠶桑等元素構建畫面,展現下院山村的田園風光與生態之美。此外,實踐隊員在駐村幹部李玉和、池炳良的帶領下,參與農事勞動,在烈日下幫助搶收玉米;參觀桑蠶基地,發佈短視頻,推介特色農産品……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精準對接定點幫扶村提出的需求,有組織的面向全校招募成員,讓大學生在實踐服務中感知國情省情、提升專業能力、增長見識才幹,真正為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貢獻了青春力量。”西華大學校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供圖: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