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創新資訊>

福建三明學院開展“紅色足跡,綠色保護:長征路上生態與人文新篇章”社會實踐活動

發佈時間:2024-07-23 11:15:39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在福建省的寧化縣,一條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綠色生態的長征之路正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寧化,作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主要出發地之一,其紅色資源與綠色生態相互交融,共同譜寫著新時代的生態與人文新篇章。7月20日,三明學院海峽理工學院社會實踐團隊開展“紅色足跡,綠色保護”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守護綠水,綠色生態的守護者


7月20日,實踐隊抵達淮土鎮的隆陂水庫,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生態價值的水利工程,不僅是寧化縣民生改善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當地綠色生態發展的典範。水庫由被譽為“四有書記”的谷文昌書記親自指揮修建,其“一百年一遇”的標準設計和“五千年一遇”的校核標準,充分展示了寧化人民在水利建設上的遠見卓識和辛勤付出。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通過實地參觀、現場觀摩和聽取介紹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水庫的建設歷程、功能佈局以及在水土保持、防洪灌溉、生態改善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此外,實踐隊還深入了解了谷文昌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作為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好書記,谷文昌同志一生致力於為人民服務,他的“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公僕情懷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子。實踐團隊的負責人廖毓崢表示:“谷文昌精神是我們青年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將谷文昌精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守護青山,黃土變綠洲的革命者


隨後,實踐團隊抵達淮土鎮馬腰寨的水土保持科教示範園進行參觀學習。寧化淮土鎮早期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工作人員手上拿著一塊又一塊的示範土標本,向我們講解淮土鎮沿用至今的治理方法--“五創新”治理舉措。分別為:治理技術創新探索“五種模式”、治理機制創新落實“五個強化”、治理理念創新做到“五個結合”、治理主體創新實現“五大轉變”、封禁治理創新推行“五項制度”。隨後,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參觀坡面侵蝕示範區,了解到坡面侵蝕流失多發生於坡面,分散的地表徑流沖走坡面表層土粒而造成水土流失,示範區採用人工模擬降雨的手段,直觀地演示採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坡面在降雨條件下的産流産沙過程,以及通過植物、工程等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間的對比,展示水土保持的效果。


(治理前與治理後對比圖)


創新的治理措施和基層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從曾經嚴重水土流失縣,到如今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稱號的生態宜居之地,寧化的綠色蛻變讓每一位隊員都深感震撼。


守護未來:綠水青山的實踐者


通過實地參觀,成員們由衷地感受到老一輩人們治理生態環境的智慧和不易,領略到生態環境對生活的重要性。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在我們以後的日常生活中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要關注環境問題的發展動態,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環保素養,學習環保知識,了解環保動態,參加環保活動。讓我們用綠色行動共建家園,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地球。(文/廖毓崢、李嘉磊、葉楊瀅、葉思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