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創新資訊>

宜賓翠屏:稻花香裏聽蛙鳴 一田多收繪就新“豐”景

發佈時間:2024-07-18 15:23:1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唐浩哲

眼下正值夏日三伏,天氣轉熱,連日來,在翠屏區牟坪鎮,稻田裏綠意濃、蛙鳴鬧,正是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近日,工農村養殖戶涂軍查看著稻蛙田裏的生長情況,他高興地告訴筆者:“今年的稻田蛙已經上市了,收益還不錯!再過陣子水稻也將進入采收期。”



“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水稻與青蛙的共生共育,有著其天然的優勢。涂軍告訴記者,近期氣溫高、陽光強,青蛙需要納涼休息,如果在蛙池上種玉米、稻穀,就能有效為青蛙遮陰。同時,通過“蛙吃稻蟲、蛙糞肥田”的方式,既省去了稻田的肥料成本,又提高了稻穀品質,使得稻蛙田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雙提升。



稻蛙産業也有著一本並不簡單的“養殖經”。涂軍介紹,八年前他返鄉創業,看中稻蛙行業的前景,在稻田裏養起了本地黑斑蛙,但由於經驗不足,效益並不好。涂軍及時總結種植養殖經驗,並積極參加鎮村組織的水産養殖培訓,如今稻蛙産量年年看漲,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稻蛙“土專家”。


“我們工農村發展稻蛙産業已有8年時間,目前畝産近6000斤,稻蛙米的畝産量約1000斤。”工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明海向記者介紹,下一步工農村將做好稻蛙米的深加工,並探索農業生産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進一步用好用活村集體經濟,實現“一田兩管三受益”,更好帶動村民發家致富,切實鼓起農戶的荷包。


在牟坪鎮七一村,養殖戶劉成強的稻田裏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稻穗隨風搖曳,一旁食臺上的黑斑蛙在稻下乘涼,呈現出一幅稻蛙和諧共生的場景。


“我已經養了五年的稻田蛙了,通過這樣的立體稻蛙種植養殖模式,將稻穀、玉米、青蛙三者結合,實現多方面收入。由於品質優良,基地生産的稻米和黑斑蛙銷路都不錯,目前主要銷往宜賓城區、自貢等地。下一步我還打算繼續擴大面積,提升稻蛙品質,讓稻蛙生長得更好、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劉成強説道。


據了解,牟坪鎮現有晚熟柑橘和釀酒專用糧“一黃一紅”兩大特色産業。目前全鎮晚熟柑橘種植面積約1.8萬畝,釀酒專用糧約8000余畝,2024年主導産業預計實現産值將達1億元以上。牟坪鎮副鎮長向用珍介紹,“一黃一紅”之外,該鎮還大力發展“稻蝦”“稻蛙”“稻蟹”等水産養殖作為産業補充,不斷擴寬群眾産業增收渠道。接下來,全鎮將持續圍繞“晚熟柑橘”和“釀酒專用糧”為主導的特色産業,堅定産業化、規模化道路,促進産業提質增效,提升全鎮特色農産品競爭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文/朱思雨)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