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會經濟>鄉村振興>

武岡市灣頭橋鎮4.75萬畝早稻開鐮

——“機械換人”告別高強度“雙搶”勞作

發佈時間:2024-07-15 10:28:48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近日,湖南武岡市灣頭橋鎮4.75萬畝早稻陸續進入成熟期,拉開了早稻開鐮序幕,收割機來回奔忙、翻耕機不停穿梭、插秧機穩穩栽下嫩綠的秧苗……當地農戶駕駛現代化農機進行“雙搶”,勾勒出一幅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生動畫卷。

 




在灣頭橋鎮石覃村萬畝雙季稻高産示範片基地,連片的早稻已經集中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一台臺收割機在金黃稻浪裏來回穿梭,割穗,脫粒,排草,篩選等工序,一氣呵成,不一會兒,脫粒的稻穀就通過自動化管道“送”入運糧車,確保顆粒歸倉。而在剛剛收割完的稻田裏,翻耕機、插秧機正有序作業,一簇簇秧苗被整齊地栽插進泥土中,肥沃的土地很快又披上了綠裝。

“新買的收割機功率大性能好,一台收割收割機十多分鐘收完一畝田,我的早稻收割可在一個星期內完成,收割機一上來,犁田機馬上下田犁地,實現了從早稻收割、犁田、晚稻插秧的無縫對接”,石覃村劉正南滿懷信心地説道。

 




同樣繁忙豐收的景象還出現在石覃村的萬畝雙季稻示範片的早稻田,金黃色的稻田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陣陣漣漪,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枝頭,谷粒飽滿,長勢喜人,收割機師傅嫺熟地操作農機在稻田間來回穿梭其中,現場熱火朝天。

“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育秧、耕種、管理、收割、訂單銷售的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一台收割機每小時可以完成7到8畝的水稻收割,效率杠杠的!”灣頭橋成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成和介紹,合作社擁有10台各類農機設備,包括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以及施肥用的無人機等。今年該合作社流轉了700余畝土地種植早稻,預計在7月27日全部完成收割和旋耕,在8月1日前完成晚稻插秧。劉成和喜滋滋地説道,受益於今年新建的育秧大棚啟用,提前培育的秧苗讓春耕提前不少,為雙搶贏得了不少時間。“今年我的育秧大棚培育了8萬盤早稻,除了滿足自己的稻田耕種外,還為周邊農戶提供了約1300畝的秧苗。

 



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讓種糧大戶減少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畝産和抗風險能力。“與過去傳統的耕種方式相比,如今平均每畝産量提高了100公斤。”劉成和表示,儘管今年遭受長時間強降雨,但通過實施工廠化育秧、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融合,將惡劣氣候帶來的整體影響降到了最低。

石覃村、瀉油村早稻開鐮收割標誌著灣頭橋鎮4.75萬畝早稻陸續進入全面收割階段,預計7月底前就可全面完成收割任務。預計可産稻穀190萬噸。機械化為灣頭橋鎮早稻收割按下“加速鍵”。

近年來,灣頭橋鎮大力推廣大棚集中育秧、機械化耕種、收割等現代農業技術,並組織科技人員為農戶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及時解決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面臨的技術痛點、難點,有效降低水稻收穫損耗,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切實保障糧食生産安全。(通訊員:劉和平 付酈洛)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