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始建於晚唐,于元末時頹敗,又在近年再度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之中。江科紅瓷小分隊以青年新視角,于古窯中走訪、探尋、記錄,並通過實踐傳承吉州窯千年瓷韻奧秘。
吉州窯(劉馨艷 錢可欣 攝)
來古瓷韻,非凡匠心
吉州窯瓷,源於匠承。為探尋吉州窯非遺瓷器的創作過程技法,團隊成員于7月5日上午前往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非遺文化學習及系列活動。
團隊成員前往遺址公園(梁文運 攝)
團隊成員同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的羅軍平所長一起,進入吉州窯陶瓷非遺傳承工作室進行參觀學習。據羅所長介紹,吉州窯始於晚唐,興于五代,至今已有千年曆史。“是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羅所長説。
吉州窯採取獨特的龍窯柴燒工藝,得益於當地特殊的溫度、濕度、土質等因素,燒制出來的器皿別具一格。
師傅修胚過程(錢可欣 攝)
羅所長帶領團隊成員參觀師傅們捏塑、拉胚、修胚、上釉、繪圖的過程。
“木葉盞口大、足小、敞口淺腹的造型,蘊藏著佛家頗具寬廣的包容性格。一片飄零的落葉,置於火與泥土鍛造的茶盞之中,這已遠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羅軍平所長詳實地向團隊成員介紹吉州窯陶瓷的特點,併為推動吉州窯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意見與建議。羅所長勉勵團隊成員,青年大學生應當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提供旺盛活力。
羅所長勉勵團隊成員(郭迎 攝)
在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吉州窯的龍窯仍在投入使用中,古老的柴窯在此處也並不罕見,吉州窯仍保留著傳統的窯燒技藝。為保護非遺,手工匠人靈巧地使用著各類工具,熟練地進行練泥、拉坯、利坯、曬坯、刻花、施釉、燒窯、彩繪等各項傳統窯燒工序。“我們不止是手藝人,我們更要是‘守’藝人。”在隊員與工匠們攀談時,一位年輕的工匠如此説道。
工匠拉、修胚過程(劉馨艷 攝)
開掘歷史,木葉流明
吉州窯瓷,發于傳承。為進一步探尋吉州窯瓷器的歷史淵源,團隊成員于7月6日上午前往吉州窯博物館進行參觀考察,探尋千年傳承的淵源與發展。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所産瓷器種類繁多。目前,吉州窯傳承的瓷形有120余種,按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在裝飾技法上則又採用木葉、玳瑁、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劃花、堆塑和絞胎等,其中以木葉天目盞技法最為聲名顯赫。
吉州窯木葉天目盞(錢可欣 攝)
“吉州窯的燒瓷技法,以“自然”二字貫穿始終。”吉州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以“兔毫盞”為例,向團隊成員講述著吉州窯瓷器的“自然內蘊”。“每一個木葉盞都是獨一無二的。燒制木葉盞時,每片葉子的捲曲狀態都是無可操縱的,木葉盞的唯一性來源於這份匠心獨運。”
工作人員向團隊成員介紹木葉盞(鄢一松 攝)
自然的生命力是吉州窯瓷的靈魂,是吉州窯百代傳承的非遺匠人們以數十種制瓷技藝製作的古瓷文物所共同塑造的奇跡。
窯與時進,青春辟新
非遺傳承,要在傳人。工匠精神意味著一個時代、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的傳承。吉州窯的傳承悠久綿長,離不開代代匠人們的砥礪傳承。中國青年們為傳承非遺文化,應本著包容並蓄的融合精神、放眼世界的認知精神、探索未知的創新精神,建立貼合當代審美要求的藝術形態。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團隊成員決定踐行黨的意志,用雙手實現對非遺文化的學習、實踐與傳承。
團隊成員製作陶瓷作品(劉馨艷 攝)
大國風骨,青年同當
莊子曾言:“技兼於事,事兼于義,義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團隊成員實地實踐陶藝製作,在捏塑、拉胚、修胚、上釉、繪圖的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泥胚易破損,光是塑形便極其困難;拉胚、修胚則考驗著意志力和觀察力;上釉要求極致的專注力,需要一次成功,無法二次修改。種種艱難,讓團隊成員無一不感嘆吉州窯匠人們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執著專注,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向團隊成員介紹制瓷工序(錢可欣 攝)
非遺傳承人在當代能獲得他人的尊敬,正是他們長期不懼苦暗,堅持不懈地對自身擅長的領域懷揣赤子匠心的必然成果。他們是手工藝人的傑出代表,是秉承工匠精神、延續我國傳統文脈的可敬者。貫古通今,與古為新,吉州窯陶瓷文化守正創新的步伐更加堅定。
在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同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做出巨大貢獻。作為當代青年,要在傳承中華文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當主力軍、做接續者。理論結合實踐、勇於探索未知,以青春之力,助力文化振興,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創新的基因,為傳統文化涂上新潮、創新和青春的色彩,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旺盛生命力。(文/圖 江科紅瓷小分隊)
團隊成員在考古研究所合影(梁文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