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會經濟>媒體聚焦>

[渝警風采(221)]陳霞:將“小聰明”做成“大智慧”

發佈時間:2024-07-08 11:09:2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唐浩哲

“這個‘入戶索引’太方便了,我想學!”


“陳姐,我再請教一下這個系統怎麼用?”


今年年初,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石馬河派出所社區民警陳霞被這樣的諮詢電話問得有些“意外”,參加完市公安局社區民警大比武后,陳霞受邀向江北民警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但讓她未預料到的是,自己的分享在基層民警中引起如此反響,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取經”。



如何做好一名社區警察?陳霞總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和創新。她認為,做好社區警務不僅需要“跑斷腿、説破嘴”,還需要主動學習和實踐,借力打力。只要能提升社區警務工作,無論是數字技術,還是機制搭建,她都願意嘗試。社區工作12年,她將很多“小聰明”做出了“大智慧”。而令她最為欣喜的是自己的經驗得到了很多基層民警的認可。


同事研發她推廣

小系統在社區起了大作用


陳霞認為,做社區工作不僅需要勤走、勤訪,還要多觀察,多思考,用巧勁。



2011年9月,陳霞加入江北區公安分局,在文聚苑社區擔任社區民警。該社區戶數多,人口多、流動性大,僅僅是要精確掌握人口資訊,就有相當大的難度。陳霞回憶説,剛來的時候常常是帶著厚重的本子敲門入戶、登記記錄,攜帶、記錄、翻閱都不方便,數據也很難及時更新。後來,民警配備了警務通,相關數據可以直觀查看,方便了不少。雖然核對資訊節約了時間,但民警還需要在本子上記錄,並上傳到系統,這樣的來回轉換,還是費時費力。


如何提高效率?“我不懂技術,但我懂得借用技術!”陳霞説,派出所同事方小芳是社區民警裏的電腦高手,面對數據處理的不方便,他們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提高入戶的效率。



基於這樣的需求,方小芳依託公安內網的基礎警務平臺創建了一個“房屋管理系統”。通過這個小系統,他們只需要將文聚苑社區的樓棟添加到“房屋管理系統”,系統自動生成該樓棟的“入戶索引”,然後列印在紙上展示。並可以用莊戶圖的形式展示房屋的類型和人員情況,每一個格子代表一戶,排列順序為“從高層到低層”,符合民警坐電梯從頂層向下走的入戶習慣。


“方便攜帶,資訊齊全,核對、標注方便,特別是入戶的時候直接向居民念出索引上的人名核對,不用再重復登記,大大地提高了入戶效率和準確率。自己也可以在‘入戶索引’上做標記。”陳霞説,小系統真能解決大問題。“入戶索引”最大的亮點在於能跟基礎警務平臺的數據同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將這個系統用熟摸透,陳霞將它和工作深度綁定,這也為之後做好“一標三實”數據採集工作提供了極大助力。2024年,分局對“房屋管理系統”進行了系統升級,更名“實有人口管理助手”,系統裏不僅有入戶索引,還增加了房屋人員清單、統計數據等功能,對於社區民警的日常工作有很大幫助。


把數據用到實務中

她對自己的轄區像家一樣熟悉


“工具只是輔助,想把社區管好,關鍵還是得看人。”近13年的社區民警工作經驗讓陳霞深知,要想做好社區工作,就要用心、用情。數據和資訊的採集是為了對小區像家一樣熟悉,讓居民們對民警有親人一樣的信任。



今年5月,文聚苑小區一位居民吳先生搬遷時將一箱價值3000多元的紅酒放在樓下。哪知不到一刻鐘,紅酒便不翼而飛,吳先生隨即打電話報警。


正在值班的陳霞趕到現場後,迅速向周邊群眾了解情況。在樓下遛彎的兩位大姐告訴她,好像看到旁邊樓棟的住戶曾抱著一個箱子上樓,但具體是誰卻記得並不清晰。“麻煩你們仔細描述一下特徵。”這時,陳霞此前登記的資訊就派上了大用場,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她很快在樓棟住戶資訊中找到了高度相似的對象。


根據資訊,陳霞到府了解情況。原來,該住戶經常在小區中回收廢品。看到地上的箱子,以為是別人不要的東西,就順手帶回了家。在陳霞的協調下,紅酒物歸原主。“陳警官太給力了,如果不像她那麼熟悉小區情況,肯定沒這麼輕鬆找回東西。”事後,吳先生對陳霞豎起了大拇指。


有一次,轄區內某商戶在銷售烤鴨時候,誤將裝有零錢的盒子一同拿給了消費者。盒子裏有425元現金,如果不把錢找回來,意味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售貨員小李要自己賠償這筆損失。陳霞接警後,通過對店內監控視頻的分析,很快找到了拿走錢款的顧客。陳霞很快確認該顧客就是文聚苑社區的住戶劉阿姨,並通過前期入戶獲得的資訊,找到了劉阿姨的住所。經過溝通,劉阿姨歸還了錢款。“陳警官真厲害,憑一段視頻就能認出住哪個小區、幾棟幾號。”小李這樣稱讚。但陳霞知道,哪有什麼火眼金睛,不過是多年的積累,讓她對這個小區像家一樣熟悉。


和網格員做朋友

警網合作破解社區管理難題


陳霞認為“善於學習,結合實際”是社區民警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在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做好社區警務的方式也要隨之變化和適應。“社會治理有溫度,群眾生活才能更幸福。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社會和人口結構變得更為複雜,社會治理個性化、精細化的治理需求不斷凸顯。”



文聚苑社區共有5000多戶的實有房屋數據需要維護,對於“一警一輔”的配置來説,有不小壓力。如何能將工作做得更細緻,同時不大幅度增加工作體量,這幾乎是每一位社區民警都要考慮的問題。


2023年4月,文聚苑社區新招錄數名專職網格員。陳霞第一時間聯繫社區黨委書記,詳細了解網格員的基本情況和工作職責,並閱讀了《江北區專職網格員工作手冊》。她發現,按照規定,網格員需要做好基礎資訊採集,全面掌握網格內標準地址、實有房屋、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及從業人員等資訊。這恰恰和社區民警“一標三實”採集工作中的部分內容重合。


“為什麼不和網格員協作,避免重復採集,提高效率呢?”陳霞想。十多年的社區警務工作,讓居民對她有著充分的信任,而這恰恰是網格員們暫時不具備的條件,他們開展入戶走訪,難免會遭遇阻力,事倍功半。但這些對陳霞來説,卻絲毫沒有難度。只要她出面,甚至一個電話,居民們就能馬上熱情地配合。“霞姐太給力了,對我們來説,無異於一場‘及時雨’。”一名網格員説。


陳霞手把手地教網格員們實地走訪入戶,很快,他們便能夠單獨走訪登記相關資訊,並樂於和陳霞分享走訪的成果。此後,陳霞還經常與社區幹部、網格員一起入戶調解矛盾糾紛、推廣“反詐衛士”APP。警務室開門辦公日,陳霞會帶著網格員一起開例會總結近期工作、分析難點問題、商討解決措施。網格員會把工作時遇到的問題提出來,陳霞則教他們處理。在網格員口中,陳霞已經從陳警官,變成了“霞霞”“霞姐”“霞妹”……


“機制+情感,才能真正實現警網融合,良性迴圈。”陳霞説,創新群防群治工作機制,聚焦挖掘資源力量、拓展覆蓋面、激發隊伍活力、完善制度設計等問題,才能將社區治理作為更好、更細、更暖。(江北區公安分局供稿)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