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小事不小,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大格局。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做‘新時尚’的踐行者。” 6月24日,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金耀街道湖畔社區的工作人員在湖畔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倡導大家從日常生活入手,爭當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參與者。
“從‘隨手一扔’到‘精細分類’,從‘被動遵守’到‘主動踐行’,從‘引領潮流’的新時尚變成‘入腦入心’的好習慣。這一切的轉變,離不開制度創新的引導,離不開街道和社區以‘繡花’般的細緻和耐心,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的深化。”70歲的宋桂榮是湖畔社區的居民,説起垃圾分類,她講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曾經她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於垃圾的處理方式並不在意,常常是隨手往垃圾桶裏一扔。
一次偶然的機會,宋桂榮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通過生動的講解和有趣的互動遊戲,讓她深刻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她了解到,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能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受到這次活動的啟發,宋桂榮決定從自己做起,開始實踐垃圾分類。她購買了分類垃圾桶,將家裏的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每當産生垃圾時,她都會認真地將它們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中。
起初,宋桂榮覺得垃圾分類有些麻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宋桂榮逐漸養成了習慣。她發現,垃圾分類不僅讓生活環境變得更加整潔了,還讓她多了一筆“收入”。
“原來家裏的易拉罐、飲料瓶這些可回收的垃圾,都是和其他垃圾一起扔了,自從垃圾分類以後,我攢幾天直接拎到回收站,可以換成零用錢。” 宋桂榮説,親戚和鄰居受到她的啟發,也紛紛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
如今,在這個社區裏,居民主動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垃圾分類已經入腦入心。小區環境變得更加整潔,空氣也變得更加清新。
“從隨手扔垃圾到主動垃圾分類,這一轉變的背後,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湖畔社區黨委書記梁芳説,社區會繼續加大宣傳,倡導更多的人行動起來,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積極貢獻力量。(黃魯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