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烈日炎炎,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鎮新渡村內,工作人員曾小峰在高效設施農業連棟大棚(以下均簡稱連棟大棚)裏觀測蔬菜長勢,用1台手機監測著2萬餘平方米麵積的農田。只要動動手指,便可實現“控溫、控光、控濕、澆水與施肥”一體化操控。
技術人員在棚內觀測蔬菜長勢 鄒小艷 供圖
去年8月份,邵陽億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姚作飛開始建設連棟大棚,並趕在年底竣工。2024年1月運作以來,連棟大棚蔬菜比簡易大棚蔬菜早熟1個月,收益翻了2倍。僅需1名工人與1台手機便能實時監控所有連棟大棚,養護到每一株蔬菜。
高效設施展科技
目前,邵陽億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8個連棟大棚,佔地20480平方米,由公司自籌資金與省農業農村廳補貼資金合資建設。
“我們在每個連棟大棚裏都安裝了監控器與電子顯示屏,手機端可以實時查看顯示屏上的數據變化。”姚作飛走進連棟大棚,指著一塊電子顯示屏説。顯示屏上詳細標示了棚內當前溫度、濕度等數據。工作人員只要打開手機上的“海為手機”APP,便能在農場任何地方觀測到大棚內各氣候因素變化,並及時做出調整。
連棟大棚的顯示設備實時顯示溫濕度數據 曾玉娟 供圖
該農場還建設了微型氣象站實時觀測氣候變化。當某個連棟大棚內溫度高於30度時,工作人員會在手機上選中該大棚,再遠端操控打開大棚,2分鐘內,便可開棚降溫;當農場氣溫低於20度時,又可以在APP內操作迅速將所有大棚密封起來,以起到保溫作用。而當連棟大棚內外溫度都過高時,則可以遠端操控運作水簾與風機,邊灑水邊吹風,達到快速降溫效果。
施肥時,工作人員只需前往操作室將調配好的肥料裝入藍色大桶中,再由壽光坤陽一體化機管道輸送至所有連棟大棚內。
回鄉創業富鄉村
年輕時,姚作飛曾耕耘于房地産行業,2014年4月份,他看到農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便下決心註冊了邵陽億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我回鄉創業是想為村子做點貢獻,還很想念小時候的玩伴,想回來跟他們再續友誼。”出生在新渡村的姚作飛感慨著説。
一回到家鄉,姚作飛便流轉了46.6公頃土地。運作農場伊始,他建設了許多簡易大棚種植蔬菜,又招聘玩伴們跟村民合計30人來農場工作。去年雙清區組織姚作飛等新農人前往江蘇、衡陽等地參觀當地優秀的高效設施農業基地,又給他們培訓智慧化耕種技術,同時為他們爭取到省農業農村廳配套資金300萬元。姚作飛便一口氣建設了8個連棟大棚。
一座座連棟大棚排列在田野上 曾玉娟 供圖
“回鄉創業後,很多村民來我這工作,每年都要給他們支付100余萬元工資。現在已有些在外務工的村民返鄉來我這就業了,今年就新增8個外地返鄉員工。”姚作飛開心地説。
標準化、訂單式、高科技農業産業基地,對務工人員的技術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地的技術人員在實踐中對務工人員進行培訓,為他們“傳經送寶”,他們在高科技育苗、精細化種植等方面的技術比較嫺熟。目前,基地共帶動附近村民就業50余人,年每人平均增收2萬元。
全面提質增收益
自從農場新建了8個連棟大棚,姚作飛農田面積便擴大了1倍,員工卻只需增加之前的二分之一。截至目前,農場共58名員工,除操控“海為手機”APP的曾小峰外,其餘人主要負責採摘與運輸農産品。
“每天,我都會實時查看蔬菜生長環境,再通過手機遠端調節生産環境,相當於擺脫了‘靠天吃飯’的舊模式。”曾小峰説。
新鮮蔬果搶先上市 曾玉娟 供圖
姚作飛拿番茄舉起例子——在簡易大棚內種植的番茄,畝産可達15000斤,而在連棟大棚內種植的番茄,畝産則達到了20000斤。並且早熟的連棟大棚蔬菜還可以趁著蔬菜供應淡季上市獲得價格優勢。姚作飛透露,建設一個連棟大棚只需2至3年便可回本,其對未來農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連棟大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便於實行智慧化管理與控溫控濕,還能提高蔬菜品質與産量,進而提升經濟效益。”姚作飛説。去年,農場總收益為200余萬元,今年預計達到500余萬元。
下一步,姚作飛準備再增加10000平方米麵積的連棟大棚。他憧憬著説:“高效設施農業能發展鄉村産業,提高了工作環境品質,吸引著更多村民前來就業,産業基地也能因此再擴大。”(王朝帥 鄒小艷 曾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