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助千年古塔煥發活力

發佈時間:2024-05-10 09:29:03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操秀英 韓 榮  |  責任編輯:梁咏

應縣木塔建於西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為我國木結構的“史詩”,也被梁思成稱為“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然而,如今它也面臨如何保護與傳承的難題。由於地震、風雨、戰亂等因素帶來的損傷千年間逐漸累積,應縣木塔目前已無法供遊客登塔參觀。


這是一座塔的困境,也是眾多文化遺産面臨的難題。AI技術則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新路徑。


2023年2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基於此前的研究成果,舉辦了以“古建築保護的數智化轉型與元宇宙構建研究”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會議圍繞山西應縣木塔的數字化保護,深入探討新時代文化遺産保護的可行性。會上,聯想集團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聯合啟動“新IT,新文遺:AI賦能智慧應縣木塔”項目。


按照分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充分發揮研究優勢,開展木塔內部結構的建模工作,並打造木塔參數數據庫;將工作成果轉化為木塔的展示和科普內容,創作虛擬體驗腳本。聯想集團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結合人工智慧、神經輻射場以及擴展現實技術,為應縣木塔構建數字世界中的“孿生體”。


在文遺活化利用方面,“智慧應縣木塔”實現了模擬登塔、藝術還原、古今融合三大突破。在景區已暫停登塔參觀的情況下,“智慧應縣木塔”通過虛擬現實設備實現遊客模擬登塔,盡可能保障遊覽體驗。


與大多數古建數字化方案不同,“智慧應縣木塔”不僅還原了古建築的內外結構,還將木塔千年曆史融入其中。體驗者可以在梁思成、老僧等角色的引領下“遊覽”木塔,通過點擊翻閱相冊日記等操作,了解木塔的前世今生。基於最專業的建築和歷史知識,“智慧應縣木塔”把木塔所經歷的重要歷史時刻,通過科技手段“復活”。


在創新保護方面,“智慧應縣木塔”為木塔建立了可視化數字資訊檔案,為日後開展保護工作提供數據框架支援。與此同時,項目結合AI技術新增多項互動式創新嘗試,例如以AI與增強現實技術輔助現場勘察。下一步,研發團隊還將嘗試利用大模型進行專業訓練,打造“智慧守塔人”AI助教,在古建人才培養、木塔研究傳承等方面展開更多創新探索。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劉暢説:“與聯想集團攜手打造這一項目,不僅是為了運用新技術記錄和理解這座古代建築,更希望能夠探索未來保護木塔的可能性。”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