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會經濟>鄉村振興>

江西峽江:為土壤“看病” 讓酸化土壤恢復活力

發佈時間:2024-05-09 16:15:3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尹忠

暮春時節,走進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義橋村的長林有種植專業合作社,500余畝油菜連片成面,鬱鬱蔥蔥。油菜田周邊,千畝水稻剛剛完成栽插,田間披上一層綠裝,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很難想像,幾年前,這片土地由於土壤酸化,無論栽種什麼農作物,産量都不高。


説起土壤酸化,長林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林春感慨萬千,他在這上面可是栽了跟頭。2018年,長林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後,流轉周邊1500余畝土地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由於土壤酸化影響,地越種越貧瘠,農作物産量和品質都走下坡路。“在這種‘酸地’裏種糧食,産量低,而且土壤中的鎘、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物容易污染農作物。”葉林春説。


2020年,峽江縣啟動酸化耕地治理,長林有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的義橋村一帶耕地被納入酸化耕地治理示範區。在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幫助下,葉林春開始給田地增施生石灰、有機肥等土壤改良劑,將土壤修復到適宜農作物種植的正常水準。經過多年治理,義橋村數千畝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得到有效緩解,農作物産能逐步提高,水稻畝産從2019年的490公斤增長到2023年的600公斤。

“峽江縣內原本就多紅壤,再加上過去農民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忽視有機肥料和農家肥的施用,導致部分耕地土壤酸化程度較重。”峽江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廖建武表示,土壤酸化會産生土壤板結程度加速、作物營養不良等問題,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


近年來,峽江縣堅守耕地紅線,因地制宜開展酸化耕地治理行動。該縣與高校合作成立專家組,依託“專家+農技人員+示範基地+示範主體+輻射帶動戶”鏈式推廣服務模式,推廣應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石灰質物質調理等綜合技術開展酸化耕地治理。同時,採用“秸稈還田+有機肥+綠肥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模式,多途徑緩解、全方位遏制耕地酸化進程,進一步提升耕地品質。



截至目前,峽江縣34.59萬畝耕地中,90%以上實行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耕作,石灰調酸治理耕地約2.7萬畝。通過4年來的治理,該縣項目區土壤的pH值由2020年的4.9提高到2023年的5.25,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提高。(文/圖 李歆 饒黎黎 曾玲)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