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水源鄉東江益民農業有限公司的蔬菜加工生産車間,眼前呈現出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生産景象。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洗菜、挑菜、送腌制車間,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地進行。經過精心製作和包裝,客家特色無鹽酸菜、贛味鹹菜、客家梅幹菜等美味菜品罐頭被送往全國各地,滿足人們的味蕾需求。
“我們堅持選用本地種植的新鮮蔬菜,利用熱水厭氧發酵工藝與現代化加工技術精心製作,使用真空罐裝技術包裝,確保産品的新鮮度和品質,通過全程冷鏈物流運送到消費者手中。”東江益民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文説。
王文是尋烏縣水源鄉坳背村的一名黨員,大學畢業後,他和許多人一樣選擇在大城市發展,曾擔任過維修工、保險銷售員和銷售經理等職位。然而,每次回到家鄉,看到父母辛苦種植的蔬菜賣不到好價錢,他的心都會感到一陣酸楚。這種酸楚並非源於物質生活的艱辛,而是對家鄉的熱愛和作為一名黨員的強烈責任感。於是,懷著對家鄉的熱愛,他毅然放棄了在深圳的高薪職業,回到家鄉創辦了一家蔬菜加工廠,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我們這裡,芥菜比較好種植,但由於種植方式過於零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如果小販不能及時收購,農戶們就很難將新鮮的蔬菜賣出去。我回來創業的初衷就是幫助村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我們與農戶們簽訂了《蔬菜種植購銷合作協議》,保證市場價格收購,讓農戶們可以放心種植,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王文如是説。
起初,蔬菜加工廠規模並不大,僅有一間簡陋的小倉庫。王文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堅信只要用心經營,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於是,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然而,由於市場行情的不景氣,他的第一次創業嘗試以失敗告終。滿是拼勁的王文並未放棄。他開始積極參加行業交流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虛心向有經驗的村民請教。同時,他還注重産品的創新和研發,不斷推出新品種和新口味,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為了拓寬銷路,王文巧妙地利用了新媒體的力量,線上通過抖音、淘寶等新媒體平臺拓展市場,同時線上下與10多家商超簽訂了穩定的供銷合同,確保了産品的銷路穩固無虞。
2022年初,在水源鄉黨委、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王文的“小作坊”實現了蛻變,搬遷到了一座3200平方米的現代化“新工廠”,引進了自動化設備,擴大了生産規模,成為了一家涵蓋蔬菜種苗培育、種植生産、加工研發、産品銷售,全鏈條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生産加工型企業。該企業採取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創新經營模式,激勵和帶動當地農戶投入到蔬菜種植中來。不僅免費向農戶們提供專業的種植技術指導,還確保了他們的産量和收入得到顯著提升。同時,為30余名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其中脫貧戶5人,幫助300戶村民增收,共同織就了鄉村振興的堅實底色。
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離不開人才這一關鍵支撐。近年來,水源鄉堅定不移地貫徹鄉村振興戰略,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激發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力量,鼓勵黨員在致富道路上走在前列,引領眾多農戶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車道。同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積極吸引和鼓勵大學生、流動黨員等有潛力的群體回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動力。(文/圖 王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