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教育>教育研究>

創新,點亮渝州大地的教育夢想——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10年(2014-2024)發展巡禮

發佈時間:2024-03-01 17:32:4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唐浩哲

在歷史的長河中,10年如白駒過隙,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而言,卻是一段凝聚著推陳與出新,艱辛與汗水的難忘時光,更是一次充滿著理論與探索、改革與實踐的立德樹人漫漫長路。


孫道枋《講話》教育精神創新研討會


十載風雨兼程

學術百花園漫漫求索


時光追溯到2014年,經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同意,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批准,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在紅樓賓館正式成立。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北京大學、貴州省創新教育學會、重慶市教育學會、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重慶市民辦教育學會等紛紛發來賀信,表示祝賀。作為省級學術團體,開展教育創新理論與實踐探索的學術交流與研究,引領創新,提升發展;廣泛開展教育諮詢和培訓,編輯出版內部學術期刊和報告專著,團結並帶領重慶市的教育創新工作者內求團結、外求發展,舉辦了多次高層次的教育創新論壇和學術年會。發展會員單位218家,個人會員351人。先後成立學會黨建工作委員會、校園文化工作委員會、産教融合專業委員會,與重慶創新教育研究院一班人馬,兩塊牌子,合署辦公,提高工作效率。學會先後被全國社科聯席會議評為“全國創建新型智庫先進單位”,學會黨支部連年被重慶市社科連線關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創新教育研究院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被重慶市民政局評為5A級社會組織。


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慶祝黨的100週年赴延安學習


十年甘苦風雨兼程,十年求索歲月如歌。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從“深閨”走向大堂;從中心走向基層,成績卓著,聲名遠播。一批批新教育理論及教育成果滋養著教書育人的一線工作者,讓她們的教學思路與育人策略發生重大改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一步步用“引領創新,提升發展”的辦會宗旨點亮渝州大地的教育夢想。


十載櫛風沐雨

奏響一曲激越高亢的科研凱歌


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會長、重慶市政府督學張廣義教授認為,一個真正的教育學術團體,不能跟在其他智庫同行後面亦步亦趨。如果沒有創新,無論怎麼努力最終也飛不上蔚藍色的天空。結合重慶教育實際情況,抬腿走自己的路。要走好這條路,就要廣泛地下沉基層教育一線,學習調研。敢於發現問題,勇於觸碰難點,先於搭建平臺,慧于總結經驗,不能坐在辦公室紙上談兵,閉門造車。教育改革創新需要什麼,就朝著那個方向去調研、去探索、去開拓。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中央和地方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援文件和保障經費,職業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學會理事會經研究,一致決定先鎖定職業教育,從中職入手,成立中職學生職業啟蒙教育科研課題領導小組,深入學校調研、學習、走訪,掌握第一手資料,並在短短的3個月內向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提交了課研報告,重慶市教委也迅速做出反應,委託重慶教育科學研究院對課題進行了評估驗收,2015年4月17日,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第一個學術科研課題正式驗收結題。有了科研成果,就必須有科研成果的轉化,理事會認為重慶市的中職學校學生普遍缺乏職業啟蒙知識,將成果編輯出版推廣普及已成當務之急,説幹就幹,同年5月帶著濃濃墨香的重慶市學生職業啟蒙教育讀本《長大以後幹什麼》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7月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下發了關於推薦《長大以後幹什麼》讀本在中職學校使用的函,重慶全市有32所中職學校積極響應,結合學校實際自願徵訂讀本51000余冊,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重慶市中職學校缺乏職業啟蒙教育的短板,並與全國先進省(市)拉近了距離。


在這10年裏,《長大以後幹什麼》職業啟蒙教育讀本先後獲得多位市領導的批示,榮獲全國先進科普讀物。累計發行50余萬冊,實現銷售碼洋近1000萬元。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也為學會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預示著學會的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又可以向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銳意改革、助推求變的廣大教育工作者。


不斷更新教育創新學術成果,不斷探索創新教育發展思路,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遵囑辦會宗旨,開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動,如成功舉辦了首屆創新教育獎的評審工作;編輯出版了《渝州潮涌——重慶市校園文化建設風采錄》《共和國教育名片》《先鋒》《鮮紅的黨旗》《用思想的光芒照亮教育的天空》《潮涌神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德育報·陽光週刊》一系列創新成果出版物。


職業院校機器人專業研討會


10年櫛風沐雨,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正確領導下,淩空振翅,初戰告捷,奏響了一曲激越高亢的教育創新科研凱歌。


十載創新求變

為教師精心打造優秀學術平臺


穿越一期期《教育與文化》鋪就的時空隧道,一篇篇反映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論文述説躍然紙上,徜徉刊海感受學術的提升發展……


這是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與重慶創新教育研究院一路創新求變,著力打造的成果展示平臺——《教育與文化》期刊,出版物開設“文化特稿”“教育謀略”“教育前沿”“課題研究”“學校文化”等重要欄目,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堅持學術立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費發稿的原則,近10年來期刊出版物累計編輯出版62期。刊發一線教育工作者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2170篇。幫助基層1052名教育工作者獲得初級職稱,533人獲得中級職稱,179人獲得高級職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學會一屆副會長、重慶市渝北職教中心黨委書記、校長張揚群,學會二屆常務理事、江北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但漢國分別獲得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張揚群直接晉陞為二級教授;重慶市巴蜀小學黨委書記、校長馬宏作為學會首屆創新教育獎獲得者,她的教育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填補了西南地區的空白。她們同時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為學會、為重慶市、為中國教育創新贏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為重慶市雲陽縣貧困教師捐贈電腦


10年來,《教育與文化》與出版社合作,堅持正確的導向,全面貫徹“三審三校”的基本原則,刊發了一大批有創新、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其中有28篇學術論文被中國教育學術文庫及知網全文收錄,在智庫同行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贏得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讚許和肯定,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先進科研機構榮譽稱號,並不斷開展科研學術論文寫作培訓,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論文和創新成果走進《教育與文化》,讓《教育與文化》一枝獨秀,成為教育創新學術交流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


十載公益積澱

成為社會責任擔當的活教材


陶行知教育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重慶市合川區草街鎮,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始終激勵著創新教育學會的各位同仁,學會作為捐助型的社會組織和學術團體,應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偉大征程上服務助推,率先作出表率,成為勇於擔當的教育開路先鋒。


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成立10年來,累計籌措活動開展科研及辦刊經費610余萬元,編輯《創新教育》《教育與文化》共計103391冊,免費發送給全市會員單位及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其中《潮涌神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共和國教育名片》《用思想的光芒照亮教育的天空》《教育與文化研究集萃》等文獻書籍贈送各會員單位圖書館及全國100余所中小學、民辦職業院校及高等教育機構。累計經費170余萬元;在“新冠肺炎”疫情及“鄭州暴雨”災害中,學會不等不靠,率先作為,盡社會組織的綿薄之力,展社會組織的大愛之情,積極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充分展示社會組織的責任擔當和積極作為;10年來學會與研究院先後為重慶市梁平區、墊江縣、雲陽縣、忠縣、萬盛區、璧山青杠鎮等因病致困教師開展培訓,捐助臺式電腦近300台;為湖南張家界義務開展教育創新及師德師風講座;為貴州從江免費編印“663”學校德育成果集。這些點點滴滴的擔當之舉,更加贏得了大家對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及創新教育研究院的依託和信任。


2023年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暨“663”德育模式研討會


十年磨一劍,砥礪梅花香。如果説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是一本書,那麼當我們翻開這本書,裏面展示的就是一幅幅公益助推教育創新的畫卷;是重慶對外展示教育學會智庫風采和教育綜合競爭力的“優秀名片”。


三屆換屆在即

助推更多的創新教育骨幹嶄露頭角


2014到2024,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已走過堅實的10年不平凡之路。即將開啟第三屆的會員推薦候選,值此大好機遇,我們希望在重慶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及教育學會的幫助下,為學會第三屆理事會推薦更多有真才實學,有責任擔當,有創新學術成果的優秀學校及教育工作者。給她們這個學術舞臺,讓她們在臺上舞出教育創新改革發展的新風采和新高度。使之成為重慶教育創新學術交流的新地標,教育者不斷探索的新家園。


成績屬於過去,榮譽指向未來。在教育闊步邁向數字化、智慧化、情景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大背景下,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也將以換屆為契機,帶領學會全體新會員,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飽滿從容,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學會新的機遇發展期。以高品質的學術成果引領教育高品質發展。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必將展現更多輝煌燦爛的圖景,取得更大更有影響的教育創新成果,為新重慶建設貢獻力量。(重慶市創新教育學會供稿)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