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會經濟>鄉村振興>

尋烏縣丹溪鄉雙村村建設“四融一共”和美鄉村

發佈時間:2024-02-20 08:39:0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尹忠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丹溪鄉雙村村為“十二五”脫貧村,全村共15個村民小組,281戶1172人。梅子壩示範點位於該村人口集中的王元小組,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多措並舉提升鄉村産業水準、因地制宜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搭建平臺提升鄉村治理水準”三個方面為具體抓手,逐步實現建設“四融一共”和美鄉村的目標定位。



多措並舉提升鄉村産業水準。按照産業振興的要求,依託丹溪豐富的農特産品資源,多措並舉提升鄉村産業水準。做好土特産文章。利用閒置的庫房建設了“丹溪鄉供銷惠農土特産服務中心”,整合丹溪土特産資源,把“土特産”作為打造成為丹溪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做好支援合作文章。按照深尋支援合作機制要求,不斷拓展深化支援合作範圍,通過村與社區(商會)結對共建,助推丹溪更多農産品融入大灣區。做好村集體經濟增收文章。著力探索黨建帶社建路子,借助基層供銷社和“832”“供銷來了”等平臺,把雙村村股份制經濟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推動丹溪土特産“上線”,創新村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



因地制宜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梅子壩示範點在建設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將村莊建設與景點打造同規劃、共建設,把當地的村莊風貌與山水景觀相結合,將建設內容與群眾需求相結合,建設生態步道、親水準臺等節點景觀,安裝休閒廊亭、生態公廁、兒童遊樂設施等便民設施,引進天紫農莊、基層供銷社等服務業態,實現“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塑造了景村融合的鄉村新風貌。



搭建平臺提升鄉村治理水準。梅子壩示範點按照“三治”融合的要求,積極搭建平臺,創建鄉村治理載體,提高鄉村善治水準,建設和美家園。搭建文化平臺。圍繞“雙”字和“梅”字深入挖掘地域文化。雙村的“雙”字寓意美好,打造了“雙水車”“雙層亭”“雙字壩”等節點景觀;結合當地人姓“梅”和當地生長著野生梅樹的地域特色,打造了“梅花潭水”、咏梅主題墻和梅廉文化等節點,讓大家休閒遊玩的時候能夠感受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搭建治理平臺。結合當地生長著百年古楓樹地域特色,建設楓橋議事亭,把“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實踐尋烏工作法”作為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傳承優秀傳統美德具體措施,逐步實現鄉村社會之“和”、鄉村風尚之“美”。(文/圖 何炳南 朱濤)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