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行業動態>

外資企業:我們對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發佈時間:2024-01-04 10:09:14  |  來源:人民日報小字號  |  作者:吳 剛 龔 鳴 黃髮紅  |  責任編輯:白雨

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不少在華外資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中國堅定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高水準開放,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更多信心與動力。


“中國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對我們的全球業務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


在上海,施耐德電氣6500平方米的全新廠房落地投産;在湖北,艾菲汽車投資的中國研發中心和武漢第二工廠正在緊鑼密鼓建設;在安徽,大眾汽車計劃投資10億歐元的科技研發中心落戶合肥;在廣東,投資上億元人民幣的法雷奧(深圳)智慧製造中心正式落成……2023年,不少外資企業擴大在華投資,以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為方向,加快結構體系升級、技術路徑創新、發展模式優化。


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中國吸引外資金額處於歷史高水準,特別是服務業、高技術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加快,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078家,同比增長36.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萬億元人民幣。


投入11億元人民幣,對成都數字化工廠進行擴建;成立西門子數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賦能更多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助力産業鏈提質升級……過去一年,西門子不斷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這一系列舉措是西門子持續推進本地化,提升價值鏈韌性,支援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積極實踐。”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松表示,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擁有齊全的産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對我們的全球業務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


2023年11月,作為博世佈局電氣化戰略的重要基地,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新工廠正式投入使用。建立34個生産基地,26個技術研發中心;過去10年累計投資500億元人民幣;2022年研發費用100億元人民幣……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博世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博世集團董事會顧問陳玉東表示,博世已在華深耕多年,未來博世將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把握機遇,持續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助力中國包括工業在內的多領域高品質發展。


“這讓我們樂於創新、易於創新,也為我們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發佈穩外資24條政策措施;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自貿試驗區升級擴容至22個;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隨著一系列穩外資和擴大開放政策的推出,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持續激發的市場活力,進一步堅定了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信心。


近期,米其林上海工廠改擴建項目二期正式開工。項目預計于2026年底前完成,屆時高性能子午線轎車輪胎的年産能將由850萬條提升至950萬條。“自1989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米其林一直都是中國營商環境優化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受益者。”米其林相關負責人葉菲表示,中國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推出貿易投資便利化舉措和促進研發的鼓勵政策等,為外國投資者創造了更多市場機遇。“大家都親身感受到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這讓我們樂於創新、易於創新,也為我們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政府正採取更多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動高品質發展。”肖松注意到,中國政府不斷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優化外資準入規則等,積極推動産業的數字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這與西門子的技術優勢高度契合。“我們希望抓住中國數字經濟和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為中國經濟的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增添動能。”


“回望2023年,中國經濟運作持續向好,市場潛力不斷釋放。”在法國泰雷茲集團相關負責人魏天睿看來,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等一系列舉措,不僅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提升了在華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魏天睿表示,中國航空運輸業持續恢復,正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新建機場和智慧城市等。“我們希望繼續在航空航太、網路安全與數字身份、科技創新等領域為中國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德國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在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建立了朗盛亞太應用開發中心,以進一步推動在中國市場的創新能力。“朗盛有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我們對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朗盛相關負責人羅高名錶示:“未來,朗盛會繼續立足中國,加強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以創新驅動可持續未來。”


“中國經濟正以自身活力為世界經濟增添動力”


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預計全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1/3,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巴奈特預測,中國經濟在2024年將保持良好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會對世界其他地區産生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産出水準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亮點。”在葉菲看來,中國經濟將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動力。“隨著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經濟朝著高品質發展方向不斷邁進,中國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也將明顯提升。這也為在華外資企業不斷深挖市場潛力提供了機會。”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和超大規模市場。“中國體育産業是萬億級別的消費藍海,擁有廣闊市場空間。中國是迪卡儂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迪卡儂相關負責人黎曉春表示,中國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激發和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與潛力,堅定了迪卡儂在中國長期深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隨著消費持續恢復,經濟回升向好,發展品質穩步提升,中國經濟正以自身活力為世界經濟增添動力。”


陳玉東表示:“中國在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併為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作出了貢獻。博世對在華發展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肖松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有助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為全球發展帶來機遇。“高品質發展離不開企業科技創新。中國企業對技術創新的積極熱情和開放態度,將加速創新投入轉化為更多、更高品質的創新産出,從而提升整體創新能力,進一步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白睿明認為,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穩步恢復,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和貿易的重要支撐,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産業鏈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羅高名説,預計到2030年中國化工市場將佔據全球市場的一半。“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我們願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