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行業動態>

超1.6萬億元稅惠“紅包”助經營主體強信心增動能

發佈時間:2023-11-28 15:24:0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陳晨  |  責任編輯:白雨

今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一系列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11月27日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07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是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金額佔比近75%;製造業及與之相關的批發零售業是享受優惠佔比最大的行業,受益最為明顯。


超1.6萬億元稅惠“紅包”落袋,讓經營主體收穫了真金白銀的支援,得以在發展之路上輕裝上陣,進一步穩定了市場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激發了市場活力。


超40萬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則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支援科技創新的有效政策抓手。這一政策聚焦企業研發投入,在企業研發支出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比例多扣除一部分,進而減少企業應納所得稅,為企業增加現金流。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讓研發投入越多的企業,享受到越多減稅,有利於引導企業形成“政策引導—研發投入—效益提高—加大研發投入”的良性迴圈。


“今年前三季度,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公司就享受到500多萬元的稅收優惠,我們將把這些資金投入後續研發項目,推出更多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産品。”山西銀聖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賈燕玲告訴記者,“公司注重研發,每年要把五分之一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因此實現了從一個生産初級氧化鎂産品的小工廠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轉變。對我們來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産生了很好的正向激勵,進一步增添了創新動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今年3月,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並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同時,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引導企業更快更好加大研發投入。前三季度,全國共有40.3萬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效增強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底氣。


民營經濟納稅人享稅費優惠金額佔比近75%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2385.6億元,佔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金額的近75%。


記者了解到,為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今年年初,我國明確繼續對月銷售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適用3%徵收率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今年8月,按照國務院部署,上述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進一步穩定了市場預期,提振了發展信心。


據了解,稅務總局重點聚焦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盼,有針對性地推出了28條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便民辦稅舉措,並指導各地稅務部門推出配套服務舉措,切實為民營企業紓難解困。


此外,留抵退稅政策對支援民營經濟、激發市場活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廣東,茂名市電白區稅務局定期梳理符合增值稅留抵退稅納稅人及出口退稅納稅人的名單,通過實施“滴灌式”宣傳、精準式輔導等多項舉措,暢通企業減稅降費“綠色通道”。


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充實了廣大民營企業的現金流,起到了提振信心、激發活力的積極作用。


開展政策精準推送超5億次


稅惠“紅包”精準直達的背後,是便捷高效的辦稅服務。“稅務部門會根據不同行業、地域、企業類型、人員身份等,依託稅收大數據自動識別、匹配和推送相應的政策內容,綜合採取事前告知、事中提醒、事後跟蹤的方式,進行‘線上+線下’全流程遞進式推送,讓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儘快享受到政策紅利。”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介紹,今年8月以來,持續開展政策精準推送超5億次,讓“政策找人”落到實處。


談到“政策找人”服務,西藏日喀則市強瓦機械租賃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旦增平措話語裏滿是肯定:“打開電子稅務局,就能看到稅務部門推送的稅費政策提醒,一鍵點擊就能獲取,不用自己再到處找,很方便。”


據介紹,今年以來,西藏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後臺篩選、部門間資訊共用等措施,精準篩選符合優惠政策條件的企業,形成政策精準推送清冊;在江蘇,無錫市惠山區稅務部門通過“稅收網格員”模式進行兜底服務,借助稅企交流群、徵納互動平臺等加強各類稅費新政宣傳和操作輔導;在山東,濟南市萊蕪區稅務局組織業務骨幹主動到府為高新技術企業解答涉稅問題,認真梳理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資訊和數據,量身定制專屬服務手冊,確保企業知政策、會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不斷優化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流程,用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經營主體,充分釋放創新激勵政策效應,讓政策落實加力前行,幫助經營主體減負增效。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