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十年來,資本市場主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在制度和機制上向著更高水準邁進。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十年來,資本市場深入推進高水準雙向開放,境內外市場增進互聯互通,投融資方式不斷創新和豐富,“一帶一路”建設獲得金融支援;境內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積極“走出去”,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專業服務;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監管機構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為各類金融機構及投資主體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展望未來,資本市場將在高水準雙向開放中,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投融資渠道,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近年來,資本市場深改持續推進,多層次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支援“一帶一路”相關企業IPO和再融資。同時,交易所債市不斷創新,先後試點熊貓債和“一帶一路”債券,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政府類機構、企業及金融機構在交易所發行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用於“一帶一路”建設。
“資本市場具備高效的定價機制,能夠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融資效率,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和各方提供便利的投融資條件。”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首席合夥人朱建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資本市場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援力度較大,通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提供了比較全面的金融支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佈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累計發行熊貓債99隻,累計發行規模1525.4億元;累計發行“一帶一路”債券46隻,累計發行規模527.2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熊貓債以其獨有的跨境優勢面向“一帶一路”主要國家,充分吸引各地優質企業、金融機構等發行熊貓債,便利國際金融機構的人民幣投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一級市場中,“一帶一路”金融多元化初見成效,境內債券市場發行的“一帶一路”債券、熊貓債能夠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更優惠的貸款條件;部分中資私募股權機構設立“一帶一路”專項基金或投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這些具有較高風險容忍度、較長投資期限的PE/VC投資有望成為尚處早中期發展階段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
投資品種日益豐富
在投資方面,我國境內交易所推出“一帶一路”基金産品,積極探索與境外交易所開展ETF産品互挂,豐富境內外“一帶一路”投資標的,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參與投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融資支援。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5日,國記憶體續“一帶一路”主題基金12隻(A類、C類等合併統計),合計規模27.87億元。目前,滬港、深港、中新ETF互通機制已經建立,內地與香港ETF互通産品超過百隻,中新ETF互通産品3隻。
近日,新加坡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羅文才表示,預計今年年底前會迎來第二批ETF産品互通,可以擴大市場和投資者的選擇面。
明明表示,對投資者而言,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都有豐富的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機會。權益市場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相關産業鏈公司提供了諸多發展機遇,投資者可通過權益投資或基金投資分享“一帶一路”的發展紅利;債券市場方面,投資者也可通過投資熊貓債等産品實現“一帶一路”主題投資。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加快對外開放,特定品種日益增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和金融機構提高風險管理能力。自2018年首次以境內特定品種方式引入境外交易者以來,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特定品種超過20個。
朱建弟表示,大宗商品是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合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原油、鐵礦石等多個特定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吸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我國期貨市場,可以有效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商品定價能力,完善風險管理和投資工具,為市場主體應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匯率波動風險提供套保工具,提升企業抗風險水準。
支援境內企業“走出去”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明顯增加。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8個月,我國企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為1403.7億元,同比增長22.5%。
上市公司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主力軍。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佈的《中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白皮書2021》顯示,上市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要通過開展商品採購、産品銷售、承攬工程、金融服務、投資和融資六項業務實現。2020年,上市公司“一帶一路”業務發生金額總計達4.38萬億元。
一方面,資本市場持續深化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支援上市公司通過跨境並購等方式“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朱建弟表示,建築、機械類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以及本地化資源投入,通過並購重組,企業在獲得資金的同時,可以快速獲得進入目標國家市場的資源和能力,進而擴大規模、增強實力,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積極承包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程、項目。如中國中鐵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力量之一,是中老鐵路、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匈塞鐵路、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等項目的主要承包商。中曼石油表示,公司將先進的石油大型成套裝備、油服工程技術服務和油田項目開發管理經驗輸出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明明表示,我國建築、機械類企業具備一定競爭力,金融支援助推相關企業提升海外市場份額,實現國際化的戰略佈局。此外,通過建築、機械類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業務,穩步推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為後續更多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奠定基礎。
此外,證券監管部門積極引導證券經營機構完善國際化佈局,在重要節點國家和城市開展業務,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企業“走出去”。
趙揚表示,金融機構通過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分支機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供本地化的金融服務,為當地經濟建設和貿易活動提供支援;另一方面,境外分支機構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從而促進和加快中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和貿易活動。此外,金融機構本身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地金融市場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從而增強中國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力。
跨境監管合作“保駕護航”
在境內外投融資活動日益活躍的同時,監管部門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跨境監管合作,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為企業投融資活動提供制度保障,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各企業的投融資需求規模龐大,在豐富金融産品創新、增強金融支援的同時,推動建立區域內監管協調機制,有助於防控金融風險,維持境內外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進而更好地服務企業。”明明表示。
白皮書顯示,金融監管合作和交流持續推進,中國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與境外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建立區域內監管協調機制,促進資金高效配置,強化風險管控,為各類金融機構及投資主體創造良好投資條件。
證監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與67個國家或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建立了監管合作機制並不斷深化跨境監管合作。
朱建弟表示,證監會與多個境外國家監管機構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建立區域內監管協調機制,首先有助於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活動中的監管障礙和挑戰,促進資訊共用、合規監管和風險管理;其次,有助於降低跨境投資的成本和風險,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區域內金融市場,促進資金高效配置;再次,有助於共用風險資訊、交流監管經驗,加強對區域內金融風險的監測和應對能力,降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最後,可以提供更穩定、透明和可預測的監管環境,減少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主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