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人工智慧>

超越人工智慧?“類器官智慧”時代或將到來

發佈時間:2023-03-06 11:43:18  |  來源:解放日報  |  作者:陸依斐  |  責任編輯:徐麗麗

“未來,電腦能靠人腦細胞運作嗎?”這一問題看似“腦洞大開”,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摸索答案,並於近日公佈了相關計劃。


他們認為,類器官智慧技術(OI)具有實際的應用前景,甚至有望比人工智慧更強大。不過,這項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預計還需要數十年才可進入動物試驗階段,此外還需應對倫理挑戰。


筆尖大的類腦結構


最近大火的ChatGPT讓人們切身意識到,機器可以表現出與人類相似的智慧行為。在一些領域,機器甚至已經超越人類。例如在2016年,電子電腦程式AlphaGo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許多領域,人工智慧仍遠遠比不上人類智慧。例如,人類可以立即分辨出貓和狗,但機器卻不行。一些網站由此採用“圖靈測試”來驗證用戶是人類還是機器。在情感認知等方面,人類大腦具有難以比擬的能力,這與大腦在進化時形成的大量神經元有關。


因此,能否複製這種能力,成了科研人員關心的話題。這其中就包括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托馬斯·哈通教授。他認為,計算和人工智慧一直在推動技術革命,但也正在到達極限。而生物計算在提升效率等方面具有不俗潛力。


哈通和自己的同事構想,以類腦器官為“硬體”,有望開發出“生物電腦”。他們于近日將這項研究計劃發表在《科學前沿》期刊上,涉及生物工程和機器學習等領域。


所謂“類器官”是在實驗室內培育的、與某種器官功能類似的組織,通常源於幹細胞。多年來,科學家以此作為腎臟、肺和其他器官的替代品進行實驗,從而避免對人體或動物造成傷害。


“類腦器官”指的便是一種筆尖大小的細胞培養物,其中存在具有類器官功能的神經元。之所以能夠提取這種細胞,得益於幹細胞研究先驅約翰·戈登和山中伸彌的一項開創性研究成果——從皮膚等發育完全的組織中提取細胞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哈通將“類腦智慧”定義為“在實驗室內培養的人腦模型中再現認知功能,如學習和感覺處理”。“類腦智慧”也被稱為“實驗器皿中的智慧”。


這項研究還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與“類腦器官”溝通,以便向它們發送資訊,並接收其正在“思考”的讀數。“我們開發了一種腦機介面設備。”哈通説,相當於利用這個密集覆蓋微小電極的設備給“類腦器官”描繪腦電圖。


具有多重意義


類器官智慧技術似乎已經取得進展。去年10月,澳大利亞墨爾本腦皮層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官佈雷特·卡根等人發佈研究成果説,培養皿中的腦細胞可以“玩”一款名為“pong”的簡單電子遊戲。他們能夠證明“神經元可以目標為導向的方式,實時地使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哈通説,這項研究有助於挖掘類器官智慧技術的更多潛力。


若能實現,這項技術或給人類生活帶來較大影響。首先,相關研究有望為人們提供對大腦更深入的了解。“這為研究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打開了大門。”哈通説,甚至可以進行一些此前由於道德倫理約束而無法對人腦進行的實驗。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員莉娜·斯米爾諾娃還表示,若能獲得普通人和自閉症患者捐贈的細胞,從而對其“類腦器官”進行比較研究,可能有助於人們進一步了解這種疾病。研究對象的範圍還可能擴大至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並檢驗相應治療藥物的效果。


此外,這種“生物電腦”有望比目前的超級電腦更節能。例如,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造價6億美元的超級電腦“前沿”重達3629公斤。哈通説,這台機器的計算能力已超越單個人腦的計算能力,但它消耗的能量是人腦的100萬倍。


研究仍處起步階段


不過,類器官智慧技術要落地仍面臨不少挑戰。一方面,相關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哈通説,要想利用老鼠的腦力研發出可與電腦媲美的類器官智慧技術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研究範圍也有待擴大。據悉,目前每個“類腦器官”中的細胞數量僅與果蠅神經系統的細胞數量相當。哈通説,目前,每個器官大約包含5萬個細胞,規模仍然太小。“我們需要將這個數字增加到1000萬。”


另一方面,當電腦跨越人類與技術的界限,道德倫理問題隨之而來。例如,“類腦器官”能否感知外部環境,會否産生意識、實現思考,以及細胞捐贈者具有哪些權利,等等。哈通表示,倫理因素已被納入考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加裏·米勒近日表示,鋻於類器官智慧技術在感知等方面的潛力,需及時對這項技術可能産生的社會影響進行評估,並採取應對措施。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