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微企業“先使用後付費”“零門檻”使用科技成果,促進優質發明專利産業化落地提速;重慶市圍繞重點産業鏈關鍵技術需求,構建“總院+分院”“母基金+子基金”的中小企業育成體系;合肥市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資源,共建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
在日前于深圳舉行的第二屆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論壇上,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各地針對中小企業的“痛點”,持續優化中小企業創新環境,努力讓中小企業實現“輕裝上陣”。
中小企業發展喜中有憂
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技術創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0.5%、5.2%和1.1%,中小企業發展呈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發展的品質也在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佔A股上市企業總數的27%,佔新上市企業數量的59%,其中在科創板新上市的企業中,72%的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蓬勃向上的背後,中小企業發展也有憂。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談到,數字時代中小微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數字化轉型投入高、技術專業化程度高,人才需求高;上平臺和加入數字化産業鏈,對不少企業來説是高成本、不確定性強的選項,而且鏈主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沒有入鏈後的一勞永逸,企業面臨兩難困境。
此外,數字時代,企業和産品的進入和退出市場高頻發生,競爭格局快速調整,追求長期平穩發展的中小企業無論是否進行數字化轉型,都面臨很大挑戰。
開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等行動
深圳共有246萬戶企業,99%以上是中小企業。上述論壇發佈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顯示,深圳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全國第一。
深圳領跑,背後的秘訣是什麼?“四個一”,即建立“一個機制”——成立全市企業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一批政策”——推出多項政策,“真金白銀”助企紓困;開展“一批活動”——組織專項活動,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打造“一個平臺”——打造“深i企”一站式服務平臺。
在江西景德鎮,2022年11月,全國首個陶瓷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線。不久後,就吸引了全國3000多家陶瓷企業入駐,匯聚了300多位知名陶瓷大師和陶瓷設計團隊。目前該平臺已經為200多家企業提供了數字化的服務,新增訂單3000多萬,加速傳統産業中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深圳的“四個一”舉措,以及陶瓷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正是全國各地針對“痛點”,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縮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未來各級政府為中小企業服務將更為細緻。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徐曉蘭透露,今年工信部將圍繞中小企業實際的困難和現實的需求,持續優化中小企業創新環境,開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賦智中小企業、品質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今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數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總數超過1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