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人工智慧>

中美等國呼籲:監管人工智慧軍事應用迫在眉睫

發佈時間:2023-02-20 12:10:18  |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徐麗麗

據法新社2月16日報道,在海牙舉行的會議上,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16日呼籲採取緊急行動,以監管在戰爭中研發並日益應用人工智慧的情況,警告説這項技術“可能會産生意外的後果”。


報道稱,此次會議為期兩天,有80多個國家參加。會議邁出了確立在戰場上應用人工智慧的國際準則的第一步,旨在達成一項類似于限制使用化學武器和核武器的協議。


參會各國在會後的聯合行動倡議書中説:“人工智慧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而且具有作為一種賦能技術的非凡潛力,使我們能夠充分利用以前無法想像的大量數據並改進決策。”


但參會代表警告説:“全世界都在擔心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以及人工智慧系統潛在的不可靠性、人類參與的問題、責任不明確以及潛在的意外後果。”


報道稱,來自政府、技術公司和民間團體的1700多名代表還同意成立一個全球委員會,以明確人工智慧在戰爭中的用途並制定一些指導方針。


在軍事上,人工智慧已經被用於偵察、監視和分析,並最終可能被用於自主選擇目標——例如由被派往敵方領土的“蜂群無人機”自主選擇打擊目標。


荷蘭官員説,中國作為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被邀請參加此次會議,但俄羅斯因近一年前爆發的俄烏衝突而未獲邀請。


荷蘭外交大臣沃普克·胡克斯特拉在會議結束時説:“我們已經明確了這個議題的緊迫性。我們現在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報道指出,儘管專家們表示達成一項規範戰爭中人工智慧應用的條約可能仍然任重道遠,但與會者一致認為亟須確立指導原則。


前北約高級指揮官約爾格·福爾默對與會代表説,在戰場上“最終作出決定的永遠應該是人類”。


福爾默在小組討論中説:“無論我們怎麼説,人工智慧都可以是有益的,是可以提供支援的,但絕不能讓人類擺脫他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永遠不要把責任交給人工智慧。”


另據路透社2月16日報道,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16日簽署了一份措辭溫和的“行動倡議書”,倡議在軍事領域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慧。


報道稱,人權專家和學者指出,這份聲明沒有法律約束力,未能解決人們對人工智慧制導的無人機和“屠殺機器人”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殺人的擔憂,以及人工智慧可能導致軍事衝突升級的風險等問題。


然而,這一聲明是本週召開的首屆“軍事領域負責任使用人工智慧”峰會的切實成果。該峰會在海牙舉行,由荷蘭和南韓共同主辦。


行動倡議書的簽署國説,它們致力於依照“國際法律義務,以不損害國際安全、穩定和問責的方式”在軍事領域研發和應用人工智慧。


報道稱,此次會議召開之際,由於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ChatGPT項目的啟動,以及烏克蘭在俄烏衝突中應用了人臉識別和人工智慧輔助瞄準系統,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興趣空前高漲。


以色列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但沒有在聲明上簽字。


美國負責軍備控制的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提出了美國在軍事領域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慧的框架。


報道指出,美國和其他強國一直不願同意在使用人工智慧的問題上設置任何法律限制,擔心這樣做可能會使它們面對競爭對手時處於不利地位。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