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驅動>領域研究>

波長測量精度實現千赫茲量級

發佈時間:2023-01-18 09:00:00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吳長鋒  |  責任編輯:徐麗麗

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董春華教授及合作者鄒長鈴等提出一種普適的微腔色散調控機制,實現了光頻梳中心頻率和重復頻率的實時獨立調控,並應用於光學波長的精密測量,將波長的測量精度提升到千赫茲(kHz)。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基於光學微腔的孤子微梳在精密光譜學、光鐘等領域引起了極大研究興趣。但由於環境和鐳射噪聲以及微腔中額外非線性效應的影響,孤子微梳的穩定性受到了很大限制,這成為微光梳在實際應用中的一個主要障礙。之前的工作中,科學家們通過控制材料的折射率或者微腔的幾何尺寸以實現實時反饋,從而穩定並調控光頻梳,這種方法會引起微腔內所有共振模式同時近乎均勻的變化,缺乏獨立調控梳齒頻率和重復頻率的能力,這大大限制了微光梳在精密光譜、微波光子、光學測距等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針對這一難題,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物理機制實現了對於光頻梳中心頻率和重復頻率的獨立實時調控。通過引入兩種不同的微腔色散調控手段,該團隊能夠對微腔不同階次的色散進行獨立控制,從而實現光頻梳不同梳齒頻率的全部控制。這種色散調控機制對於目前廣泛研究的氮化硅、鈮酸鋰等不同的整合光子平臺都是普適的。


研究團隊利用泵浦鐳射和輔助鐳射分別獨立控制微腔不同階次的空間模式實現了泵浦模式頻率的自適應穩定和頻梳重復頻率的獨立調控。基於該光頻梳,研究團隊演示了對於任意梳齒頻率的快速、可編程的調控,並將其應用於波長的精密測量中,展示了具有千赫茲量級測量精度和多波長同時測量能力的波長計。相比于之前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實現的測量精度達到了三個量級的提高。


該研究成果所展示的可重構的孤子微梳為實現低成本、晶片整合的光學頻率標準奠定了基礎,將在精密測量、光鐘、光譜學及通信等領域得到應用。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