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成果轉化>

聯農帶農,智慧養羊

發佈時間:2022-10-28 12:42:26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徐麗麗

講述人:寧夏吳忠鹽池縣九道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 鄭國和


我生長在“中國灘羊之鄉”寧夏吳忠鹽池縣。鹽池灘羊多次亮相國宴,肉質好是出了名的。灘羊養殖是這裡農民增收致富的“一號産業”,上學看病、蓋房成家,大部分開銷都出在羊身上。在職業技術學院上學時,我就開始創業,從賣羊肉、開羊肉館,到做銷售、賣燒烤……幾十年下來,興趣一直沒離開過家鄉的灘羊。


2017年,在外闖蕩多年後,我回到老家,開始從100隻起步養殖灘羊。養殖規模擴大到500隻的時候,因沒有統一的養殖標準,飼料配比、防疫消毒跟不上,不僅羊只死亡率上升,品質也無法保證,總有客戶反映“這批羊肉跟上一批味道不一樣”。而遇到行情不穩、市場波動時,又常常賣不出好價錢。


漸漸地,我認識到:做不到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就成不了大氣候。2018年,我們在給海爾集團供應羊肉時,了解到通過工業物聯網、智慧冰箱可以實現高端定制、一鍵下單。受到啟發,我們和海爾合作,探索“智慧養羊”,打開高端客戶市場。在我們的智慧養殖場,每只灘羊都佩戴電子耳標,通過內置晶片,可以將羊只定位、體溫、運動量等資訊實時傳輸到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精細化養殖、科學化飼喂。這樣一來,不但實現了灘羊品質的提升,還解決了銀行的生物資産管理難問題,撬動金融力量注入養殖業。傳統養殖有了“科技范兒”,逐步走向現代化。當年,羊肉銷售額就突破兩千萬元。


嘗到了科技賦能農業的甜頭後,我萌生了帶動父老鄉親一起養羊致富的念頭。去年,我們流轉鹽池縣花馬池鎮北塘新村的土地,建起了灘羊智慧養殖園區和羊肉精深加工車間,並建立了一整套聯農帶農機制,由企業提供養殖棚圈、技術指導和金融擔保,出欄時以不低於市場價進行收購,既穩定了農戶收益,也保障了企業的優質貨源。


沒想到,這一想法剛提出,就遭到一些養殖戶的質疑。“養了幾十年羊,從沒聽説過標準化是個啥?”“養羊嘛,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咋能保證品質穩定?”經過反覆做工作,30歲出頭的李仲雄第一個出手,首次入園就養了450隻羊,四個月後出欄,一隻羊凈賺170元。見到真金白銀,不少農戶跟了上來。我們先後帶動17個養殖戶,飼養灘羊2.5萬隻,戶均增收15萬元。


今後,我們計劃“以點帶面”,將聯農帶農模式在全縣推廣,到2025年,帶動100個以上大中型養殖戶,戶均增收超15萬元,帶動1000個以上小型養殖戶,戶均增收超3萬元。到那時,大家都富裕了,家鄉的面貌也就真正變美了。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