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保障人類的利益

發佈時間:2022-10-14 15:29:03  |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鄭渝川  |  責任編輯:徐麗麗

德國經濟學家奧拉伕·格羅思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相容人工智慧中心執行主任馬克·尼茲伯格合著的《所羅門的密碼:AI時代的價值、權力與信任》一書中,向讀者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建設的社會信用體系。


這一體系採集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公民日常行為等方面的數據,獎勵誠信,懲戒失信,對各種不良行為進行限制。失信者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會受到限制,一些人無法購買機票或高鐵動車票。


兩位作者讚賞上述做法。事實上,數字技術的引入,在中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管理中都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美國洛杉磯等城市強化了基於數字技術的警務預測,提高了執法效能,震懾了相應的嚴重犯罪。一些國家開始使用人工智慧指導糖尿病等嚴重慢性病的患者過上更為健康的生活,減少阿片類藥物成癮者的復發。一些非政府組織借助數字技術來監控熱帶雨林是否受到濫伐或者出現火災隱患。


當然,數字技術被越來越廣泛而深入地應用,也引發了相當多的爭議,比如技術系統失控引發的安全風險,又如日益複雜的人工智慧系統威脅了個人的主動權,再如國家、企業控制權增強,以及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關係可能造成的技術管控風險。


作者認為,數字技術應用帶來的好處和風險都存在。無論是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推行的數字化信用管理,還是洛杉磯等城市開展的警務預測,都將創造更好的治安環境,改善經商、旅遊、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安全指數,但也很可能讓一些“數據不太乾淨”的人們或弱勢群體因其經濟社會地位而被進一步邊緣化。


事實上,從技術發展和應用史來看,新技術投入應用之初,人們往往同等低估了其成效和問題所在。私人小轎車出現時,人們並未預想到其帶來的巨大影響,事實上過去一個世紀,汽車對環境和生活造成的危害遠超事先預期。相類似的例子是,抗生素的發明使用極其有效地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降低了過去一些嚴重疾病或傷患的致死率,但因為人類在自身和牲畜上濫用抗生素,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細菌突變並産生了耐藥性,從而引發了制藥公司、人體、大自然之間的“軍備競賽”。


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應用價值當然仍在陸續釋放之中,過去由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抨擊的人工智慧助推群體極化之類的問題而今已經被有效緩解,讓個性化推薦兼顧了多樣性。儘管如此,數字技術仍在不可避免加劇人們對其的黏性。


書中認為,中國、美國等國家近年來已經構建起科學界、産業界、主管監管部門、行業組織之間相對良性的合作關係,從而使得數字經濟領域保持創新涌動的活力,形成了仍有益於創新的生態系統。這些也正使得中美為代表的國家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廣泛競爭中佔據主動。而在印度等國家,人工智慧發展仍面臨基礎設施覆蓋不足,這也凸顯了強化國際合作的必要性。


該書核心觀點在於,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在不斷迭代進化,功能越來越強大,走向人與機器、智慧之間更深層的共生智慧關係,讓我們的神經網路能力更強大,得以構建更強大的科學架構、人類社區、生態彈性,增強人類決策水準以破解許多當前難以解決的複雜問題,這是毋庸否認的。然而這也在促使或者説誘使人們將更多的判斷和決策委託給人工智慧系統,這就涉及價值觀、權力和信任的問題。


也就是説,要讓人工智慧獲得更好的善用,必須避免數字經濟企業巨頭淩駕於現有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之上,必須使之被納入有效監管,讓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反映社會的價值觀和利益。在此基礎上,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將促進世界各地不同社會之間相互衝突的價值觀、政治制度和文化規範建立橋梁,促成共識的建立,同時也要尊重個體差異。


人工智慧的中期和遠期發展,將必然走向技術對於人的認知系統的滲入甚至重建,或者説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融合。這其中不僅會包含技術風險,也會帶來相應的政治和社會風險。作者認為,正是因為這種重構的影響如此巨大,而且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的競爭、挑戰如此劇烈,所以不能交由技術、商業或一國政府獨立構建,而應當廣泛納入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專家,確保能夠以多樣化、包容性的視角來思考不同群體的價值體系,在重構過程中滿足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按照書中的觀點,要應對上述挑戰、解決上述問題,應當為此籌建類似于聯合國的聯合機構,避免人工智慧的發展走向黑暗化的“贏家通吃”(一國或少數富國的壟斷),要確保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個階層的人士都能加入其中發聲。這種合作當前看上去十分艱難,幾近不可能,但也必須竭力向著這一方向推進,從而為規範政治、商業、技術、社會各層面在新技術應用背景下的權利和義務搭建框架。這終將有助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廣泛深化、強化。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