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成果轉化>

促綠色技術供需的“雙向奔赴”

發佈時間:2022-06-21 09:58:19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洪恒飛 徐梓沐 劉瑞香 江耘  |  責任編輯:徐麗麗

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出臺了所有務實舉措,為綠色技術供需雙方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快速路”,促進了綠色技術供需的“雙向奔赴”。設立一年來,已促成189項綠色技術交易,交易額突破3億元,撬動超百億綠色産業投資。


6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浙江電力)獲悉,作為國內首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設立一年來,已促成189項綠色技術交易,交易額突破3億元,撬動超百億綠色産業投資。


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以國網浙江電力雙創中心為主體,設立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該交易中心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出臺了所有務實舉措,為綠色技術供需雙方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快速路”,促進了綠色技術供需的“雙向奔赴”。


“經紀人+大數據”盤活技術一池春水


去年6月,浙江大學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在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線上平臺上架。今年3月,採用該技術的浙江省首個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示範項目已在浙江浙能蘭溪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工。據悉,這一示範項目建成後可將發電産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捕集回收,並用於加氣砌塊磚的生産,替代原有生産過程中的蒸汽消耗,預計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1.5萬噸。


“高校的技術創新如何能夠跟企業結合?這個綠色交易平臺就是很好的載體。”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夢祥如是説。


“綠色技術擁有者缺少途徑轉化成果,需求者難以找到符合需要的技術,交易中心的成立打破了買賣雙方的困局。”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技術經紀人謝知寒表示,通過對接10余家金融機構,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還提供綠色基金、綠色技術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


不容忽視的是,技術交易具有非標性,導致技術交易市場參差不齊。入手的技術是否成熟,出售的價格是否合適,需要第三方權威平台鑒證。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為此先後制定發佈了10項交易制度和5項風控制度,編制多項綠色評價標準,為保障交易合規、降低交易風險、規範市場交易行為奠定了堅實基礎。


謝知寒介紹,交易中心還組建了一支30人的綠色技術專家經紀人團隊,專門為交易者提供技術受理、公開交易、交易鑒證等服務,同時組織多方聯合開發建成全球智慧檢索系統,儲備了100余萬項綠色技術專利,以大數據輔助技術經紀人決策。


綠電積分掀起能源消費新風尚


2021年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交易,引領全社會提升綠色電力消費”。


“綠證是國際上推動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舉措,也將掀起我國能源消費綠色風尚。”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技術經紀人劉周斌表示,但市場行為的轉變需要先進理念的引導。


去年6月,在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能源局指導下,國網浙江電力雙創中心推出浙江版綠證——綠電積分,並在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上架交易。如今在浙江,越來越多外向型企業通過獲取綠電積分來緩解能耗約束的壓力。


劉周斌解釋説,綠電積分連接國家綠證和國際綠證體系,按照1個綠電積分證書對應100千瓦時上網電量標準核發相應證書,完成國家補貼清單內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綠電積分核發與國家綠證制度銜接,可按10:1兌換成國家綠證。


比如在浙江台州,歐亞汽車製造(台州)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通過全國綠色電力證書自願認購平臺,購買國網(台州)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中廣核(當涂)新能源有限公司、華能通榆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等三家單位的電力887萬千瓦時,獲得2.26萬個綠電積分,對應消納綠色電力226萬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普及綠色消費理念,該交易中心還與教育部、中教能源研究院聯合打造2022年“綠動校園”系列活動,在全國400余所高校中開展綠電積分認購活動,已累計認購7000余綠電積分,相當於促成700萬度綠電交易。


“未來,綠電積分還將廣泛應用在綠色入住、綠色出行、低碳旅遊等方面。綠色消費可以直接轉化為綠電積分,讓更多消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自身為節能降耗作出的貢獻。”劉周斌表示。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