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人工智慧>

美國人工智慧戰略動向與中國應對之策

發佈時間:2022-05-30 10:31:58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作者:魏際剛  |  責任編輯:徐麗麗

美國作為人工智慧領先國家,已作出競爭性戰略安排,以期在未來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我國必須密切關注美國人工智慧戰略動向,做好戰略謀劃與應對,做大做強人工智慧産業。應以強國目標為導向,制定好人工智慧産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加快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在重點行業的應用推廣等。


人工智慧是一種新型通用目的技術,對各國經濟、社會、軍事、國家安全等有重大影響。美國作為人工智慧領先國家,已作出競爭性戰略安排,並對我國採取遏制性措施,以期在未來世界領導權的競爭中佔據主導位置。我國必須做好戰略應對,加快人工智慧産業做大做強步伐。


美國戰略安排:確保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力


2016年以來,美國持續加大了對人工智慧的戰略關注與支援,不斷升級人工智慧的國家戰略版本。2016年,美國發佈《為人工智慧的未來做好準備》報告,強調對人工智慧加強治理;闡述人工智慧引發的機遇,包括利用人工智慧提升社會福利和改進政府執政水準,在堅持鼓勵創新並兼顧公眾利益的原則下制定人工智慧監管措施;確保人工智慧應用公正、安全和可控。報告提出,人工智慧技術將開闢新的市場和機會,也將産生失業等負面影響。美國政府當前對人工智慧最重要的不是監管,而是指導與扶持。各機構的計劃和戰略中涉及的人工智慧問題,應該讓政府和私營部門參與;以創新的方式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網路安全防護。同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旨在通過政府投資深化對人工智慧的認識和研究,確保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2018年,美國發佈的《國防授權法案2019》相關條文規定,美國國防部支援成立國家人工智慧安全委員會(NSCAI)。該委員會代表國會研究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的相關問題並建言獻策,以達到確保美國技術優勢的最終目的。NSCAI有兩大具體任務:一是勘察取證,調查研究美國真實的人工智慧技術水準;二是向國會和總統提出政策建議。該機構聚合美國“政産學研軍”頂尖人才,研究國家間人工智慧競爭,提供人工智慧戰略建議,重點研究中國,聚焦國家威脅、國防能力、經濟競爭和治理障礙等四大研究方向。


2019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維護美國人工智慧領導力的行政命令》,目的是保持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力,其要點包括: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突破,聯合政産學,建立人工智慧技術優勢,促進科學發現、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制定人工智慧技術標準,提升數據、模型、算力資源的可訪問性,減少漏洞和人工智慧研究與部署的障礙,制定國際標準。培養人工智慧勞動力,通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培養具備開發和應用人工智慧的通用人才,為當前和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增強公眾信任,人工智慧應用中保護公民自由、隱私和美國價值觀,充分發揮人工智慧技術潛力。塑造國際環境,為美國人工智慧産業開闢市場,保護人工智慧技術優勢,嚴防戰略競爭對手和敵對國家竊取關鍵技術。


2019年7月、9月,2020年10月以及2021年3月份,NSCAI先後發佈初期、中期和終期報告。在NSCAI終期報告中,涉及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


第一部分:“在人工智慧時代保衛美國”。強調人工智慧技術帶來國家安全威脅,美國對此缺少準備,建議美國政府加強人工智慧技術來保護自身利益。政府成立一個工作組和全天候行動中心,以對抗虛假資訊,更好地保護自身數據庫的安全,將外國投資中的數據安全放在優先位置,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和國家數據保護立法。國防部加速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爭取2025年實現人工智慧技術在軍事領域廣泛運用,培養一支具有數字知識的隊伍,加快人工智慧技術在軍事領域創新。管理與人工智慧支援的武器和自主武器相關的風險,制定相應的國際標準。改革國家情報機構,開發創新的人機合作方法,利用人工智慧來增強人類的判斷力。開拓新的人才渠道,擴大政府中數字化人才的規模。建立對人工智慧系統的合理信心,政府加大對人工智慧系統安全的研發投資,加深與國家實驗室的合作,定期測試和評估。提出人工智慧用於國家安全的民主模式,尊重公民隱私、自由和權利,增強使用透明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


第二部分:“贏得技術競爭”。強調美國人工智慧競爭前景令人擔憂,建議政府立即採取行動,以促進人工智慧創新,保護關鍵優勢。必須將人工智慧從技術層面提升到戰略層面,白宮應成立一個新的技術競爭力委員會,由副總統領導,綜合考慮安全、經濟和科學因素,制定全面的技術戰略,並監督其實施。通過改善現有教育體系,對學習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增設獎學金,通過新的移民激勵措施和改革等方式,贏得全球人才競爭。加快人工智慧創新,每年用於人工智慧研發的非國防經費翻倍,2026年達到每年320億美元。成立國家科技基金會,將國家人工智慧研究機構數量增加三倍;建立由雲計算組成的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基礎設施,大規模開放培訓數據,擴大人工智慧的使用範圍,支援新的科學實驗和工程;為人工智慧創造市場,通過組建區域創新集群網路,增強商業競爭力。改革和建立全面的智慧財産權政策和制度,將智慧財産權法納入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幾乎完全依賴外國來源生産尖端半導體的狀況,重建一個具有彈性的美國國內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基地,為晶片工廠提供資金獎勵和其他激勵措施,以使美國半導體技術至少領先中國兩代。重新審視如何在不過度阻礙創新的情況下更好地保護技術和公司,以保持美國技術優勢。使出口管制和外國投資審查現代化,與盟友共同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將美國的研究機構作為國家資産加以保護,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協調研究保護工作,加強簽證審查以限制有問題的研究合作。領導一個新興技術聯盟,與盟友和合作夥伴一起利用新興技術加強民主規範和價值觀,協調政策和投資,促進全球民主發展,防範技術惡意使用和專制國家的影響。制定一份權威的技術清單,採取大膽行動,促進美國在人工智慧、微電子、生物技術、量子計算、5G、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增材製造和儲能技術等領域均處於領導地位。


美國專門研究制定針對我國的遏制性措施


為保持在人工智慧領域對我國的領先與優勢地位,美國出臺的一系列有關人工智慧的行政命令、政策和法案中,有越來越多專門針對我國的措施。NSCAI發佈的初期、中期和終期報告中均明確提到,中國的人工智慧開發水準位於世界前沿,美國政府在應對人工智慧新威脅方面“毫無準備”,必須實施重大變革,推動人工智慧滿足國家安全和國防需要。該報告對美國國會和總統有很強的影響力,截至目前,超過19條建議被《國防授權法案2021》採納,11條建議被《國防授權法案2022》、《情報授權法案》(IAA)、《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和非國防科技法案採納。


NSCAI終期報告中,出現“中國”和“中國的”的詞頻高達670次以上。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日本、南韓和德國等國的詞頻均未超過100次。針對中國的內容主要有如下七方面。


一是中國是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唯一真正對手,美國必須贏得對中國的競爭。儘管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均有人工智慧戰略,但只有中美兩國真正擁有贏得人工智慧競爭的資源、商業實力、人才資源以及創新生態。中國的各類規劃、動用的資源以及取得的成就讓美國深感擔憂。中國不僅在人工智慧全領域是美國的對手,而且在特定領域已經領先。從這個角度看,這將是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在科技主導性方面遭遇到挑戰。


二是提出所謂的中國盜竊美國高科技資源。指責中國通過智慧財産權剽竊等方式每年至少導致美國損失3000億—6000億美元,誹謗中國是用美國納稅人的錢資助自身軍事和經濟的現代化。


三是指責中國危及了美國高科技(尤其是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儘管美國擁有領先的半導體研發體系,但與美國國防和産業相關的先進半導體生産製造資源幾乎完全依賴外國,這讓美國供應鏈安全在外國政府的干預和自然災害面前顯得異常脆弱。美國應逐步實現半導體的國內生産。


四是惡意抨擊中國人工智慧用途不正當。


五是建議美國領導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來應對中國的挑戰。


六是認為美中之間存在高度依賴,主張通過精準的出口管制等手段來確保美國的科技領先。當前美中關係並非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美中存在緊密的人文互動和科技交流,盲目惡化美中科技交流對美國科研無益。美國應通過保護開放研究生態、保護智慧財産權、有針對性的出口管制和投資審查等手段來保障科技領先和國家安全。


七是在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化武器等特定領域尋求中俄共同表態。人工智慧會運用到自動化武器等軍事和國防領域,在該領域美國應尋求中俄與美國發佈類似的承諾,即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化武器仍將由人類控制,以確保此類武器合乎國際人道主義。美國可與中國政府建立諸如“美中全面科技對話”等官方高級別對話機制以及其他“二軌對話”機制。


總體看,美國是要在人工智慧領域贏得對我國的競爭,實現對我國的明顯優勢。美國提出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與盟友組建新興技術聯盟來防止技術被惡意使用,加強出口管制和外國投資審查,把美國研究企業當作國家資産來保護等,將加大我國獲取新技術的難度,妨礙新技術國際交流,這對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有阻撓作用。美國提出通過改善現有教育體系與新的移民激勵措施來吸引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給我國獲取全球人才增加了難度。


從戰略高度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産業做大做強


緊緊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時代機遇,深刻認識人工智慧的全球發展形勢,樹立起強烈的戰略意識、安全意識,加快人工智慧技術自立自強,做大做強人工智慧産業,妥善處理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間競合關係。


一是做好戰略謀劃與統籌。基於超大規模市場、數據資源、技術整合、綜合協同等優勢,以強國目標為導向,圍繞晶片、系統軟體和開發框架等基礎技術進行戰略部署與攻堅,降低對外依賴度,加快自主自立步伐。打造自有開源根社區,培育自主可控的産業生態,形成有韌性的供應鏈體系,讓人工智慧生態植根中華大地。努力在人工智慧發展方向、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


二是市場牽引,應用導向。支援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在重點行業的應用示範推廣,加快形成行業應用評測標準。可先聚焦于交通、能源、製造、安全、健康等領域重點突破,設定人工智慧行業滲透率目標,健全監測體系,促進目標的實現。


三是加大投入,加速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建設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準的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推動研究機構和商業機構對接,組建一批聯合實驗室,讓基礎研究更貼近市場,在牽引市場需求的同時,通過市場反向驅動基礎研究。支援各地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和生態創新中心建設,在能耗指標上進行政策傾斜。


四是加強人才隊伍與學科建設。構建集“全球匯聚、系統培養、激發創新”于一體的人工智慧人才發展體系。吸引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特別是數學、計算科學、自動化科學、控制科學、資訊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生物學、哲學等學科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改革高等院校學科設置,加強基礎學科建設,設立多學科支撐、跨學科交叉、産學研融合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模式。


五是促進軍民融合,以軍帶民,以民促軍。加大人工智慧根技術的軍地、軍民聯合研究力度;加大軍事領域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助力軍事領域人工智慧研究;加快軍事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積極引入民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軍民人工智慧成果轉換;加強軍民融合人工智慧技術通用標準體系建設,構建基礎軟硬體、人工智慧演算法等規範,牽引人工智慧技術規範發展。


六是開放包容,互惠合作。積極參與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支援聯合國在人工智慧科技倫理和標準規範制定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導向,與各國加強交流協商,共塑一個開放包容、互惠共用、公平公正、安全可控、責任共擔的國際環境,打造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人工智慧全球治理規則,促進科技突破、産業發展、國際合作,讓各國人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益處。


(作者係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