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佈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將於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勞動課程內容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服務性勞動3大類別,推薦了10個任務群,其中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等,分學段完成不同的課程目標。
新課標提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與之前的勞動課相比,新課標中的勞動課概念更加完整,包括腦力與體力勞動兩種,同時將技巧、技能、科技實踐活動等內容更加科學地結合了起來。
“勞動教育有獨特的育人價值,並不是一蹴而就,是通過長期的培養所形成的。”北京市西城區勞動課程教研員韓平認為,新課標提出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等一系列內容,與時俱進,更加務實,可以切實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勞動教育是孕育美好品德的沃土,建議從實際出發,重點圍繞學生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內容對其進行培養。”儲朝暉認為,勞動課程內容需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緊密聯繫。例如做飯、整理這種課程內容,都是日常生活勞動的基本內容,不僅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從勞動中發現每個學生不同的亮點。
新課標公佈後,不少家長提問:“勞動課會有考試嗎?”對此,儲朝暉認為,勞動與其他課程的性質有所不同。準確地説它不是一門課,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項活動,很難進行教學測試,簡單地計算出分數。
新課標中要求,要注重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培養目標,差異化設置評價內容。
“勞動課要避免流於形式,關鍵是讓勞動本身有價值有意義。”儲朝暉表示,勞動本身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實施勞動教育的時候,要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更多地從勞動觀念、勞動意識,特別是能夠尊重別人勞動這樣一些基本的素養,去判定勞動課程教育的實際效果。
那麼,勞動課程該如何開展,才能讓學生具有獲得感呢?
“老師們需要挖掘勞動課程內容中承載的教育因素。”韓平舉例,在教學縫紉針的使用時,讓學生認識到縫紉針的形狀、功能,只是教學中的其中一個層次。同時,老師們應該讓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因為要穿透,所以針頭要尖;因為要減少摩擦,所以針桿要光滑等等。“別看針體型這麼小,其實結構在不斷地被優化,我們要讓孩子們意識到這是人類在長久的勞動中凝結成的智慧結晶之一,讓他們體會到勞動之美。”
另外,儲朝暉認為,勞動課的開展事實上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學校與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勞動課的教學內容做出整體的設計與細節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