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抵頭鼓舞藝術風格粗放、樸拙,獨具特色
羊抵頭鼓舞表演者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和耐力
羊抵頭鼓舞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兼具觀賞性和娛樂性
舞者多采用“弓步”,動作迅捷,跨步前衝
在菏澤東明王菜園村有這樣一種鼓舞,舞者以四人一組,時而後撤各自敲擊,時而聚集鬥鼓震天,還伴有聲聲長號,像極了群羊啼叫,這就是黃河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羊抵頭鼓舞。
羊抵頭鼓舞是一種民間舞蹈,據考證源於戰國時期,是古代軍隊中流行的一種鼓樂,屬於山西盤鼓的一個支派,因舞蹈氣勢剛勁、雄壯,動作似羊抵頭而得名。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大批民眾從山西洪洞縣遷至現東明大屯鎮王菜園村,羊抵頭鼓舞也隨之傳入。2009年,羊抵頭鼓舞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藝術風格獨具特色
羊抵頭鼓舞起初稱為“四翻鼓”,樂隊規模較小,因當地村民素愛習武,遂將武術融入舞蹈,增大了動作的幅度,豐富了舞蹈內容和表現語言,經過幾代藝人傳承發展,羊抵頭鼓舞基本成熟。羊抵頭鼓舞舞者整齊、伴奏完整、技藝嫺熟,在藝術風格上近於原始、粗放,樸拙而獨具特色。傳統的“躍起四鼓撞”“對臉弓箭步”“拋接鼓槌”及“五步四翻”的鼓點,以粗中見細、俗中見雅而見長。當地有“看鼓隊,聽鼓錘,見了羊抵頭不瞌睡”之説。
據考證,羊抵頭鼓舞是古代軍隊中流行的一種鼓樂,起源於戰國時期,後來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表演被傳承下來。元朝末年,統治階級對百姓殘酷壓榨,洪水氾濫,天災人禍,山東、河南一帶百姓淪為難民。當時的山西戰亂與天災較少,於是難民逃荒到山西,當時比較富裕的山西洪洞縣成為移民最多的地區。後來,明朝建立,為了鞏固政權舉行了大規模的民眾遷徙活動,洪洞縣因為人口稠密、交通便捷,於是有很多人被遷至山東、河南一帶。羊抵頭鼓舞就是在這個文化融合時期,流傳到菏澤東明縣,並得以發揚光大。
羊抵頭鼓舞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將舞蹈、武術、器樂演奏等融為一體,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兼具觀賞性和娛樂性。羊抵頭鼓舞的演奏樂器主要是大鼓,另外有尖子號、鐃、镲和鑼等打擊樂器。所用的鼓很大,大鐃重8公斤,尖子號長1.2米,伴奏樂聲音高亢、粗獷,舞蹈動作幅度大,表演氛圍熱鬧,對舞蹈隊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和耐力。
邊奏邊舞,場面壯觀
當幾十面大鼓、銅器及尖子在一起演奏時,氣勢十分宏大,遠聽像驚雷,近聽如萬炮轟鳴,有一種催人奮進、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羊抵頭鼓舞氣勢渾厚、風格沉穩粗獷,舞蹈動作很像兩隻公羊互相抵抗,鼓隊表演者把鼓斜挎在腰腹部,鼓面朝上,用兩隻鼓槌一邊按照鼓點演奏,一邊變換著多樣的隊形。
其表演形式一般分為原地表演與行進表演。原地表演時,鼓手每四人分為一組兩兩交叉相對,數組排成方隊。鐃、镲、鑼等樂器分列兩旁,尖子號分為四組,置於方陣四角,觀眾環繞四週。表演起來,鑼鼓震天,氣勢宏大,場面壯觀。行進表演時,鼓隊排成四路縱隊,最前面是鼓,中間是鐃、镲,鑼等打擊樂器,最後是尖子號,邊行邊奏邊舞,步伐隨著鼓點,講求動作協調一致,整齊劃一。
羊抵頭鼓舞表演時將鼓斜挎左肩,鼓置腰腹部,鼓面向上,用雙鼓槌擊奏,右手在前,高揚擊打,左手在後,輕敲鼓面,擊鼓方式有“擊鼓面”“擊鼓邊”“擊鼓框”等幾種,鼓點節奏複雜多樣。因鼓大沉重,所以舞者身架較低,多采用“弓步”,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右腿貼緊鼓框下緣,增強了鼓的穩定性,步法多為前後移動,進退步伐沉穩,落腳生根,蹬腳揚塵,堅實有力,動作迅捷,跨步前衝,四鼓相接,似公羊相抵。表演至高潮時,四人同時躍起,空中相對拋接鼓槌,旋轉擊打,氣勢威猛雄壯,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羊抵頭鼓舞的鼓點屬套曲結構,鼓點的變化手法及連套方式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在表演時舞步隨著鼓點連續演奏,同時又富於變化,具有一定的即興性。
亟須傳承保護
羊抵頭鼓舞是目前存在的比較原始的鼓曲舞蹈,也是民間舞蹈研究不可多得的活體標本,表演和鼓曲及伴奏有機結合,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羊抵頭鼓舞在古時多用於慶典、祭祀等活動中,題材涉及神話傳説、民間傳奇故事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地方人文風情、民俗習慣的珍貴資料。
王友生是東明羊抵頭鼓舞的第五代傳人,自14歲開始跟著長輩學鼓。當時大人們敲鼓,他就坐在旁邊觀看,摸不著鼓,就在自己膝蓋上學著敲鼓點,慢慢學會後,就開始跟著鼓隊到處演出。時至今日,附近幾個村子婚喪嫁娶等都會找他們奏上一曲。
王友生為了使羊抵頭鼓舞的演奏技藝得以傳承,打破老規矩,將羊抵頭鼓舞的演奏和舞蹈技巧傳授給村裏的女子,並成立了女子鼓隊,讓這種古老的舞蹈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這支女子青年鼓隊還多次參加省市舉辦的大型節慶和演出活動,獲得一致好評。
2009年,羊抵頭鼓舞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東明縣政府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挖掘和保護很重視,對相關資料進行了整理,並邀請專家對鼓隊進行指導,併為鼓隊提供物質支援,製作鼓隊演出服裝,積極支援鼓隊的活動,使得鼓隊的人數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文傑